大黄蜂

永远相信,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观电

发布时间:2023/4/22 17:35:19   
北京痤疮医院地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

如果不是闺蜜力荐,我是不会看这类电影,毕竟这个灰色时节,我只想用高颜值来刷亮我的双眼……然而,不美的男女主角却给我打开一个鲜亮灿烂的美好世界。

剧情说来太简单,两个游走于社会边缘命运卑微如蝼蚁的人,在Marshalltown这个美丽的海滨小镇,把苦难写成诗,把日子过成画。纽约来的桑德拉——莫娣的伯乐问她:“树是绿色的,又有红色的,所以是什么季节?”莫娣回答:“是所有美好季节的集合”,一个被社会遗弃、家人抛弃、环境唾弃、不被全世界理解的孤独的人,是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的呢?接下来我就来细数那些美好。

美丽的小镇。这个海滨小镇风景宜人,四季分明,色调分明、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房屋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莫娣和她丈夫埃弗的小木屋远离小镇,宁静而温暖。

有几桢画面太美好,口里抱怨结婚费钱,但依旧着上西装去结婚的埃弗用小车推着莫娣,在一片空旷辽远中,又寂寞又温暖的黄色,缓缓抒写着莫娣简单快乐的幸福与满足,镜头拉近,我看到莫娣的毫不掩饰的大笑。

韩国的海报就用的这一帧

美好的莫娣。莫娣真有其人,原型MaudLewis于年出生于新斯科舍省雅茅斯县的俄亥俄州,并于年在MarshaltownNovaScotia去世。她是加拿大最著名和最受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家之一。

原型莫娣

莫娣患有先天性关节炎,腿脚不方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她的父母早世,被哥哥遗弃在阿姨家。尽管她早年遭遇不幸,但莫娣依然对生活充满的热烈的期望,她去应征女仆,哪怕糟埃弗打骂,哪怕遭人非议,哪怕与亲人划清界限,她也毫不退缩。她开始安静下来,沉浸在画画中,画她杀掉的鸡,画窗外的花儿鸟儿,画在墙上纸板上,画她内心感受到的一切。她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热爱。

美丽的画儿。“绘画是靠感觉的,有些人天生就是画家”,相信莫娣就是其中之一。莫娣有一双在贫瘠生活素材中发现幸福的慧眼。她要的不多,仅仅一把画刷和一扇窗户,就足以定格生活。当花、树、鹿、猫,出现在她的画里时,就只是属于她自己的。生活变得很简单,“窗外一只鸟呼啸而过,还有大黄蜂,每一刻都不同。”

莫娣对艺术的概念是没有意识的,只是喜欢与热爱。无论病痛折磨她日渐干瘪的身体,像久经风霜被腐蚀中空的枯枝,会在某一瞬间折断;或是人们对她的冷眼、唾弃,她都全盘接受……她的画里,我们只看到她对世界的温柔。

美好的爱情。作为一部爱情片,我却最后才说爱情。没有哗众取宠,没有故意煽情,导演轻描淡写恰恰如潺潺清泉缓缓淌入观者心中,激起共鸣。命运指引,莫娣应征埃弗家的女仆,埃弗在孤儿院长大,孤僻而暴躁。日子的一天天过去,莫娣温柔、自尊的性子感化了这个男人暴躁的心,他也开始善解人意,也开始笨拙而又可爱地关心莫娣。从主动打扫家务以让莫娣专心作画,到小推车载着莫娣去看夕阳,最终,互相需要互相依靠结为连理。在莫娣出名后,埃弗开始自卑怀疑,冷战后,他终于彻底敞开心扉。那时,他们终于发现了彼此,认同了彼此,他们惺惺相惜,他们灵魂相应。

多么美好的故事,在淡淡的忧伤之上,我们也只看得见那明黄的温暖。现实中的莫娣或许并非如此美好,但是艺术是可以美化与加工的,因为我们都向往温暖,都渴望爱与被爱。

上图是真人莫娣的房子,不管经历如何苦痛,她留给我们的,只是美好与温暖。

是的,我们希望,哪怕是在外界恶意下,仍然有与世言欢的温暖人性,永远相信,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1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