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

潜艇中的火箭战斗民族这种核潜艇曾在对峙

发布时间:2023/1/16 22:28:32   

不少武侠小说中都会提到八字名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到了近现代时一些武器的设计者也十分重视速度这一重要指标,苏联某战斗机设计师甚至直言速度和火力外的其他因素对战斗机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这充分体现了战斗民族简单粗暴的特色化设计风格。冷战时期著名双三截击机(三马赫速度和三万米升限)米格25就是这种思维下的产物,而历来重视水下力量的苏联海军也曾拥有一种堪称水下米格25的特殊核潜艇:级。

型虽然速度超群,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以仅完成一艘

冷战伊始,苏联就认识到美国以航母为核心的庞大舰队远非自己所能短时间企及的,因此只能将注意力放在潜艇方面,他们认为苏联海军短期内依旧要以防御为重心,即潜艇部队最大程度阻击美军舰队,使其无法发动两栖登陆和火力支援,也无法全力围剿己方战略核潜艇。然而自鹦鹉螺号开启核潜艇时代后,美军连续研发了多种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一时间再次锁定了水下对决的技术优势,苏联认为当时自己只有少数型攻击核潜艇服役,而战略核潜艇依旧还需完善。心急如焚的苏联认为如果美国获得了核潜艇领域的优势,那么自己的保留优势项目就会被撼动,因此苏联海军高层决定用弯道超车的模式发展一种在速度和下潜深度方面无人能比的巡航导弹核潜艇,进而在战争爆发时可以由此甩开美军攻击核潜艇和反潜舰艇的攻击,进而攻击美军航母。

在高度依靠速度这方面,米格25战机也是个典型的案例

潜艇问世后,水下续航力和速度严重不足曾严重限制了其作战效率,特别是二战中交战各国都有不少潜艇因此被反潜力量击沉,二战后期德军的XXI型潜艇开创了水下高速潜艇的先河,一度为战后美苏潜艇技术提供了良好参考。理论上一艘潜艇如果够快,就很可能脱离对方反潜舰艇的有效攻击范围(反潜舰艇速度依旧具有优势,但高速航行时自身噪音会严重影响声呐效率)提前占据合适的攻击位置和距离,但潜艇高速航行时也会让自身噪音骤增,如果没有先进的安静技术,高速也是双刃剑。年,苏联16中央设计局接受了这种专门用于反航母编队的高速核潜艇的设计命令,在设计过程中技术团队大胆地采用了很多新技术,甚至摒弃了老旧但成熟的技术工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内外壳上大量使用了昂贵的钛合金材料,因为技术团队表示这次材料强度高重量轻且耐腐蚀能力出色,在米甚至更大深度下可以兼顾强度和寿命,而且还能降低结构重量提升速度。所以尽管钛合金具有微量磁性,容易被磁探仪等反潜设备发现,也依旧利大于弊。由于钛合金在焊接高温中容易氧化,所以苏联还在北德文斯克一栋充满氯气的大楼内对60毫米厚的钛合金元件,而工程师则必须身着加压服并在氧气瓶协助下完成该工作。据记录,整个工期的质量在苏联武器中堪称罕见,因为焊接要求很高,稍不留意就会导致部件出现裂痕进而彻底重新打造。

旧日本海军岛风号高速驱逐舰的经历与K号核潜艇很像

自年基础设计完成后,型核潜艇第一艘K号在三年后于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开工,该艇水下排水量为吨,全长米,宽11.6米,可搭载82名官兵。由于工艺要求极高,所以其工期就达5年,直到年K号才完成了一系列测试。该艇头部为圆头状,尾部则是双垂尾结构,双艉和螺旋桨并列,这种设计可以让螺旋桨同时在水滴形尖艉尾流中保持顺畅工作,外加潜艇自身的流线型构造,就会使其速度提到极致。K号的心脏是两台VM5M压水反应堆,其单台功率可达.4兆瓦(此前的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的VM-A反应堆单台功率仅70兆瓦),可通过两台蒸汽轮机达到8万轴马力。在其动力部分竞标时,苏联还准备了一个铅-铋液态金属反应堆,其特点是工作温度超过压水反应堆,但不用担心冷却剂沸腾,由于铅-铋不会和空气以及水发生反应,因此系统不会过度复杂,冷却剂泄露爆炸的隐患也就不复存在。但这种设备的问题就在于冷却剂腐蚀性很强,容易凝固所以必须时刻保持高温,而且在辐射状态下还会释放出高危险放射性物质,甚至可能会给官兵带来致命危险,所以这一系统的预案最终没有被通过。在武器方面,K号具有四个鱼雷发射管,鱼雷搭载量12枚,还有10枚配备在艇首两侧倾斜方内的P70潜射反舰导弹,该导弹是最早的可从水下发射的反舰导弹,其最大射程80千米,长约7米,全重3.8吨,必要时可携带战术核弹头。此外该艇还具有数字化远程遥控和自动化系统,在当时绝对属于顶尖,集合了各种尖端技术的K艇因此价格飙升到20亿卢布,在上世纪60年代几乎这是一笔何等的巨款,以至于苏军将其称为一条真正用黄金打造的金鱼。

P70反舰导弹也是第一种可以在水下发射的反舰导弹

按照规定,K号和美军编队交战时会在60千米外隐蔽后上浮到30米深度,并用舰上的声呐锁定目标,以每轮5发的射速在三分钟内对目标进行齐射。P70发射后,就会在一级火箭助推下冲出水面打开弹翼,并在二级火箭推动下进入70米高度并以亚音速冲刺,在末端时则会依靠主动雷达瞄准对方舰队中最大的目标航母。由于K号无法在战场装填,所以一次发射后就需要依靠速度优势高速离开战场回到基地完成装填,这种战术无疑让人想起二战中的日军水雷战队。服役后的K多次挑战并刷新了自己的速度记录,该艇在使用八成动力时水下速度即可达到42节,而年的测试中该艇冒险使用97%的近临界点动力值,将百米深度下的速度提升到了44.7节;一年后该艇冒险尝试百分百动力时虽然因涡轮面临失控而紧急停止,但瞬间速度已达到了44.8节水平!这一速度相比于同时期大多数水面舰艇或核潜艇,都可谓无法企及的,美军此时多数核潜艇的水下最大速度仅为32节,与K号相比几乎是商用车和跑车的差距。但根据报告显示该艇超过35节时内部噪音就会大得像巨型喷气机起飞,多数官兵都无法承受,而对方反潜力量自然也可以轻松察觉,而且高速航行时该艇的排水口和紧急信号浮标也因水流冲击而出现损伤。

萨拉托加号航母即使开到全速,也会被K号轻易赶超

然而从整体来看,K艇依旧是技术上的跨时代产品,以至于被苏军视为保密等级最高的武器,甚至所有人都被告知要在四十年时间内绝对保密。年秋,该艇与美军第六舰队的萨拉托加号航母编队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对峙,当时萨拉托加号在大西洋中向迈阿密基地返航,突然发现自己被一艘从未见过的苏联核潜艇追踪,按照惯例美军舰队只需加速到30节,对方就会很快被甩开。但这次美军舰队开到了30节以上,对方却一直轻松跟踪,甚至还从萨拉托加号侧面绕了过去,而此时K号仅用一半动力!惊慌的美军舰队用密电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五角大楼和大西洋舰队基地。随后,K艇又顺利甩开了美军舰队中试图跟踪摸清情况的攻击核潜艇,有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美军老兵表示当年美军舰载战斗机F6F被日军彩云式高速舰载侦察机轻松甩开的情况与之一模一样。很快,美军反潜部队陷入高度恐慌中,正如美国空军最初面对米格25一样,一些人还担忧这种潜艇会让美军航母编队的反潜网形如虚设。然而随着美军航空技术的发展,K很快也不再被视为重大威胁,因为其高速航行时噪音大到夸张的地步,以至于美军反潜机可以迅速发现,仅在年夏天该艇就被美军两种反潜机各锁定一次。

海狼级在高速航行时,安静性堪称世界之最

而且由于K号太贵,外加制造难度大,不符合苏联海军整体需求,所以该艇就成为型核潜艇家族中的独苗,苏联海军最终放弃了后续型的建造,这一幕与二战中日军极高速的丙型驱逐舰岛风号如出一辙。而K号最终在年转入预备役并在四年后退役封存,直到年拆除,该艇的很多技术例如钛合金结构也被应用于阿尔法级和塞拉级两种攻击核潜艇上。纵观这种被称为水下跑车的核潜艇,其高度依靠速度的特点一如苏联空军的米格25,但美军摸透米格25后却发现该机除速度外几乎一无是处,特别是机动性和机电水平很低,以至于其在他国服役期间屡屡被美军各类战斗机击落,自身却仅在海湾战争中依靠偷袭击落一架大黄蜂战机,所以美军认为米格25逃跑能力一流,可靠性二流,机动性三流而机电不入流。同理,K的高速固然可以使其甩开美军核潜艇和舰艇,但由此带来的噪音也无疑使其行踪成为不公开的秘密,一旦遭遇美军潜艇的高速反潜鱼雷和反潜机时结局必然危险。美军的海狼级虽然最大速度也达39节,但由于该艇采用了一系列彻底的静音技术,所以其高速航行时噪音几乎低于海洋正常自然背景水平,且海狼级并未将高速作为其唯一杀手锏,一如素以超音速巡航的F22战机。所以无论是K号核潜艇,还是米格25战机,都说明一种性能特化到极致以至于忽视均衡指标的武器,必然不可能真正无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8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