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调皮捣蛋,经常去捅马蜂窝,那屋檐窗台树梢上的一个个下垂的蜂窝,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开始的时候,会用长竹竿去捅,捅下蜂窝的瞬间,巢里的马蜂也会倾巢而出,追的我和小伙伴满山跑,稍有不慎就是满头大包。后来有了自制的弹弓,就开始远程射击,安全性大大加强,多枚“子弹”命中后,蜂巢也是摇摇欲坠,马蜂们却找不到敌人,只能急着团团转。长大以后,上大学、拆迁、搬家,一系列的变动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那童年生活的地方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蜂取蜜的技能,我们常喝的蜂蜜是由蜜蜂产出的,这种勤劳的昆虫给我们生活中带来了许多甜蜜,但是还有种黄蜂也非常出名,不但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出境到了国外,也很快成为“一方霸主”,让外国人谈之色变。被央视致富经宣传的大黄蜂养殖我们小时候捅过的马蜂窝,是胡蜂属的马蜂科的,蜂类的品种很多,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种以上。而在中国记载有种,分布很广泛。有一种胡蜂属胡蜂科的“虎头蜂”,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这种虎头蜂性情凶残,与蜜蜂的食素截然不同,它们是捕食类动物,会捕捉体型较小的蜜蜂、昆虫,甚至老鼠和蛇。由于其性情凶猛,尾刺还带有可致命的毒液,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杀人蜂”。在民间有传闻说“三下蛰倒一头牛”,这说法有些夸张了,不过也能侧面说明其毒性强烈。每年都有“杀人蜂”伤人的记录,死亡案例不多,偶有个别是因为其毒液引起了过敏反应,不过在野外如果遇到,一定要十分小心。虽然听起来可怕,可惜它错生在了中国。中国人对于昆虫的态度很明确,要么油炸至金黄,馋哭邻居家的小孩,要么拿来泡酒,据说可以祛湿壮阳。除非像蟑螂一样一无是处还到处恶心人才会被一脚踩死,否则总是逃不过下酒或者泡酒的命运。有需求就有市场,作为虎头蜂的产地,云南人对这种昆虫十分熟悉。古有小龙女在蜜蜂翅膀刺字传递短消息,养蜂人学到了其中精髓,反向推理,用肉丝作为诱饵,吸引虎头蜂前来食用,再乘其不备,将白色塑料袋捻成套索,拴在蜂腰上作为标记。当虎头蜂吃饱了带着剩余的肉回巢时,腰上的白色袋子随风飘扬,成为捕蜂人指路的航标,一路跟随,找到老巢。找到蜂巢后,一方面可以挖出蜂王,用于繁殖,一方面养蜂人也会对蜂巢进行简单的研究,仿照野生环境来建立饲养巢。当蜂王产卵孵化出10只工作蜂后,就把蜂巢埋到地下,由它们自行筑巢。繁衍成型后,每窝大概十几到二十只成虫,有一个蜂王,其余是工作蜂,一窝成虫最高时可卖到两万元,价格最便宜时也能卖六七千元。可以取蜂毒卖钱,蜂窝也是中药材。10月和11月是虎头蜂蛹化期,也是收获期,蜂蛹每斤可卖到元至元,蜂蛹多浆、汁饱满,蛋白质含量极高,是难得的上好食材。一只蜂王可能产出几万只工作蜂,往往一窝蜂有多只预备蜂王,优质的蜂王一只最贵能卖到元。在央视的致富经栏目播出后,无数的农民养殖者把目光放到了这种危险与收益并存的养殖活动中来。杀人蜂入侵美国年初,当美国人正在应对疫情之时,多家国际媒体报道,“杀人大黄蜂入侵美国”。据报道,在美国,尤其是华盛顿州首次出现了这种被称为“亚洲大黄蜂”的大虎头蜂。根据华盛顿州立大学专家的说法,它们身长超过2英寸(5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蜂,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导致人类死亡。如果蜂类的世界也有历史文明,那么第一次跨越大陆来到美国的虎头蜂无异于黄蜂中的哥伦布。我可以想象,当地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可能以为变形金刚叛变了。他们可能从来也没有想到,小小黄蜂也会成为恶梦。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它们没有天敌,野蛮生长。本土的蜂类跟它们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只能成为它们捕食的对象。相对于本土蜂类,大虎头蜂的体型实在是碾压式的,而其喜欢捕食蜜蜂的特性,也让当地生物学家非常担心生态链受到影响,大面积泛滥导致本土物种消失的蝴蝶效应。不怕死的外国人,又亲身体验,试了试它的毒性有多厉害。开始是这样的:而过程是这样的:最后是这样的:当地人似乎对这种大黄蜂特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