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

当初不起眼的大黄蜂为何能一统美国航母甲板

发布时间:2023/8/29 15:25:02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高得道

细心人肯定发现了在今天的美国海军航母甲板上已经再也看不到F-14雄猫、EA-6徘徊者之类的舰载作战飞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清一色的虫族大军——F/A-18大黄蜂家族,它俨然已经成为了美国海军的绝对主力。在F-35和X-47形成战斗力之前,大黄蜂更是美国航空母舰作战能力的基石,也是那句我们的航母在哪里的底气保证。

正如每个大神在修成正果之前都要经受九九八十一难,大黄蜂在研发之初也是命运多舛,并不被人看好,这就是和通用F-16竞争美国空军轻型战斗机项目中落败的YF-17。不过,大黄蜂并未因此夭折,后来在海军空战战斗机项目上再次和F-16展开了角逐,为此,诺斯罗普和麦道联手一起搞了舰载版的YF-17,并且在年,麦道/诺斯罗普的方案获得美国海军的认可,这也意味着一代虫王——大黄蜂即将破茧而出。

▲双发的F-18

这是因为根据美国海军的经验,双发的YF-17在执行海上作战任务时的安全系数肯定要比单发的YF-16要高得多。更加最初的设想,将在YF-17基础上发展接替F-4的单座F-18战斗机,接替A-7的A-18攻击机和作为同型教练机的TF-18,而F-18和A-18采用的相同的发动机和机身,区别在于安装了不同航电和挂架。不过,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经过测试后发现F-18本身就具备非常出色的对地攻击能力,所以,A-18就被无情的放弃了,改而将F-18和A-18合二为一,于是F/A-18就诞生了,第一批的型号就是F/A-18A/B,其中A型为单座,B型为双座。

在年,F/A-18大黄蜂进入美国海军服役的时候,航母甲板上的一等主力依然是不可一世、威风凛凛的F-14,与久经战阵的雄猫相比,初出茅庐的F/A-18无论在航程,还是在空中能力上都远不及F-14,很多技术还不够完善,而且在颜值上也不能和高富帅的F-14相提并论,因此,就被海军冠之以了塑料虫的戏称。尽管如此,这些不起眼的塑料虫还是在航母上站住脚,而且一站就站了近40年

说到大黄蜂第一次大规模投入作战的军事行动,那还要算是年代海湾战争,当时近架重装上阵,跟随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被部署到了海湾地区。并在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中任劳任怨,包揽了从舰队防空、编队护航和对地打击的所有活计,充分展示了其多面手的天赋。在整个海湾战争中,大黄蜂共出动架次,仅有损失3架,显示了其不凡的可靠性。

除了F/A-18A/B,刚刚服役的F/A-18C/D也参加了这次战争,相比A/B型,C/D型在航电上有了大幅度提升,这一点从多出来的天线就可以看出。另外,C/D的挂载能力也更加出色,可以发射AIM-空空导弹,AGM-65小牛空地导弹以及AGM-84鱼叉反舰导弹等先进弹药,也可以挂载AN/AAR-50热成像导航吊舱和AN/AAS-38前视红外瞄准吊舱,配合夜视镜和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大黄蜂拥有了出色的夜间攻击能力。

当然,大黄蜂的出色性能也与其气动布局有着很多关系,它采用了大边条翼和外倾双垂尾的设计,边条翼在飞行时产生的涡流不仅有助于增加主翼升力,还可以控制翼面对展向气流,有效的防止了飞机失速,而且,大边条翼加外倾双垂尾的设计使大黄蜂拥有不俗的大迎角飞行能力。

当然,这种首次运用的新设计也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双垂尾正好在边条翼产生的涡流的轴线上,这就使垂尾要经受住涡流破裂带来的强烈冲击。这导致早期型号的大黄蜂的垂尾出现严重的颤振和疲劳问题,甚至在垂尾根部出现裂痕,造成飞行安全的隐患。对此,美国人的解决方案很直接,那就是加固,就是在机尾根部焊上一个加强片增强尾翼的结构强度,当然,这只是应急方案,后来通过在大黄蜂两侧边条翼上各安装一个翼刀使涡流轴线偏离垂尾,从而完全避免了对垂尾的冲击。

经过三十多年的卧薪尝胆,大黄蜂已经发展成了第四代战斗机中作战能力最全面的代表,没有之一,并一举霸占了美国航母的甲板,更是推出了脱胎换骨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尽管从外形上看,超级大黄蜂和大黄蜂布局相似,前者更新是后者的拉皮放大版,但是,如果是了解飞机制造的朋友,就会知道这两者的区别,也就是他们之间通用的结构部件非常少,超级大黄蜂其实就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战斗机。

▲完成空中加油的F/A-18

超级大黄蜂采用两台最大推力为97.9千牛的F-GE-涡扇发动机,相比大黄蜂上使用的F--GE-增加了24%。为了满足新发动机巨大的吸气量,超级大黄蜂采用了加莱特进气道,并且在进行大迎角飞行时,其斜切的菱形进气口可以将气流兜住,从而保证稳定的进气。加莱特进气道另一个优点就是具备一定隐身能力,斜切的菱形进气口配合进气道内固定偏转角的吸波导流叶片格栅和表面覆盖的吸波材料大大降低了超级大黄蜂的雷达散射面积。

在气动布局上,超级大黄蜂也做了不小的修改,比如用边缘呈尖拱形且更加宽大的边条翼取代了原来边缘呈S型的边条翼,这对宽大的边条翼在飞行时产生强劲涡流的同时将涡流的轴心推向外侧,从而避免的撞击垂尾,这样一来,超级大黄蜂就不用在边条翼上加装额外的翼刀了。而且,超级大黄蜂的主翼面积比大黄蜂增加了24%,还增加了前缘锯齿,飞行时可以产出涡流,起到类似翼刀的作用。

▲从航母上起飞的F-18

可以看出超级大黄蜂采用的气动外形能够提高远超大黄蜂的升力,以至于在轻载弹射和着舰时,超级大黄蜂根本不用打开加力,同时,宽大的主翼还使超级大黄蜂比大黄蜂多了一对翼下挂架。由于机身更长,机翼更大,超级大黄蜂可以内装更多燃油,一雪大黄蜂桅杆守护者的耻辱。

除了动力、外形和结构得到改良外,超级大黄蜂的航电系统也得到了全面升级,后续批次的F/A-18E/F还用上了AN/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进一步增强了超级大黄蜂的探测距离和超视距作战能力。随着超级大黄蜂的闪亮登场,精贵的F-14在航母上的地位开始动摇了,因为超级大黄蜂的阿姆拉姆+响尾蛇的空战武器组合已经能够称雄天下了,而且大黄蜂家族一直以来还具有出色的对地攻击能力,相比之下,专注于制空的F-14就相形见绌了,最后不得不于6年全部退出现役。

▲双座的F-18

其实,被大黄蜂赶下航母的又岂止F-14,在海湾战争中大显风头的电子战王牌——EA-6B徘徊者也被大黄蜂挤掉了工作,那就是从双座型F/A-18F这个上好平台上改造而来的电子攻击机EA-18G咆哮者,后排的武器系统官稍加训练后就可以担当电子战军官的角色。在执行任务时,EA-18G可以携带3个AN/ALQ-99电子干扰吊舱,这是最先进的外挂电子对抗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对目标进行压制和干扰。加上可以全程监听敌方信号的ALQ-接收机和自身强大的相控阵雷达,咆哮者称为了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电子战大杀器。

相比徘徊者,咆哮者还有一项更加突出的优势,那就是保留了大黄蜂家族出色的空战和对地攻击的能力。除了电子战所需的设备,咆哮者还可以挂载各种武器,在作战能力上并不输给其他第四代战斗机,这一点可以从在红旗军演中击落F-22得到有力证明。因此,说咆哮者是战斗力最强的电子攻击机,或者是电子战最强的战斗机都不为过。

现在的美国航母的战斗序列基本就是超级大黄蜂加咆哮者的组合,它们一起出动时,俨然已经是大洋上空最强大的战斗机群,两者通过数据链形成了一个战斗整体,各施所长成为美军称霸海陆战场的一部锋利长剑。虽然,F-35C即将登上航母甲板,成为新一代的舰载战斗机,但是,想要完全替换掉多才多艺的大黄蜂的位置,显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更何况,相比尚存在不少缺陷的F-35C,性能卓越的超级大黄蜂和刚柔相济的咆哮者还有着很大使用空间,即使是美国海军高层也不舍放弃这对王牌,相信最为一机多用的代表,F/A-18在美国海军航母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翱翔中的F-1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5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