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的微软共同创办人艾伦生前创立的“海燕”号海底战舰残骸研究考察团队,近日再次有了新发现,确认为二战美军航母“黄蜂”号(也称胡峰号,区别于CV-8大黄蜂号)(CV-7)的残骸。这艘航母在年9月于瓜岛海域作战时被日军潜艇击沉,77年后才被重新发现。“海燕”号团队近期在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地区开展作业,海燕号全长76米,船上装配能潜入水下米深的深潜搜索装置,可持续搜索二战沉船;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双方为了夺取东南亚群岛的制海权,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域展开了为期半年的艰苦战斗,不过双方的沉船舰过多,使这带海域拥有“铁底湾”的称号。黄蜂号是美军二战前建造服役的最后一艘条约型航母,由于条约规定的吨位余量不多,黄蜂号缩减了排水量,整体相当于缩小版的约克城级。黄蜂号设计76架固定翼飞机,实际84-90架固定翼飞机,机型包括F3F战斗机,F4F战斗机,SB2U轰炸机。因此其战斗力并不弱于由战列巡洋舰舰体改进来的列克星顿级。年,太平洋战事正酣,在和日军的对抗中,美军相继失去了航母“列克星顿”号(CV-16)、“约克城”号(CV-10),“萨拉托加”号(CV-3)当时也正受损待修,因此原隶属于大西洋舰队的“黄蜂”号紧急调往太平洋战场,掩护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瓜岛。这期间爆发了美日第3次航母对决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黄蜂”号因为缺油所以没有参战;这场战役结束后,美航母“企业”号(CV-6)、“萨拉托加”号皆因受损退出战局,美军只剩双蜂,黄蜂号、大黄蜂号两艘航母能使用。年9月,双蜂在瓜岛海域巡逻时,被日军潜艇伊-19号发射6枚鱼雷攻击,3枚命中“黄蜂”号,引爆舰上油库,造成全舰瞬间燃起大火,舰长发现难以挽救后,就下令弃船,为避免遭日军俘虏,美军自行发射鱼雷将重创的“黄蜂”号击沉,舰上有人殉职。海燕号团队在13日正式公布了这项发现,水下摄像机显示,即便受到了三颗鱼雷的重创,但黄蜂号舰体仍大致完好;除了航母本身外,也发现了多架舰载机。美国海军历史和遗产司令部表示,黄蜂号在美国海军最低谷的时候,舰载机飞行员们和船员们仍鼓起勇气与牺牲精神,和占尽优势的日本人全力作战。报导也提到,黄蜂号舰名的现今继承者,两栖突击舰黄蜂号(LHD-1)的指挥官表示,二战的黄蜂号航母舰员所展现出的勇敢与决心,是他们今日所努力的目标,为这些用自己生命争取自由的人表示最高敬意,“我由衷感谢海燕号团队的工作人员,让剩余的幸存者和他们家人获得安慰。”据悉,海燕号团队也曾在今年2月13日于网站《PAULALLEN》中公布了“大黄蜂号”的残骸照片,正式宣布该艘传奇航母的寻获;年4月则发现珊瑚海海战战沉的“列克星顿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