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黄蜂 >> 大黄蜂的天敌 >> 全媒版丨黄河入海流这样全景呈现全媒
黄河入海流,就这样“全景呈现”
◆大众日报派出50余名记者,深入山东沿黄9市蹲点采访◆AR、漫画、短视频等全媒样式让重大主题报道传得更广
□记者刘兵刘春德报道
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山东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扛起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山东力量。大众日报编辑部组织50余名记者深入山东沿黄9市蹲点采访,推出“黄河入海流·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型融媒体报道,运用文字、图片图示、短视频、AR等多种形式,采用述评、蹲点调研、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集中反映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讲述落实国家战略的山东故事。
今年改版以来,大众日报统筹好全媒传播,整体发力,系统打造,策采编发一体,报端微一体,建设核心产品项目,强化移动端传播能力,打造适应互联网传播新格局的新媒体产品,让重大主题报道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扫图片看AR新闻”,黄河故事跃然纸上。9月14日,大众日报刊发系列报道首篇文章《扬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读者打开大众日报客户端,扫一扫版面上的图片,黄河流域山东故事立体呈现眼前——从黄河口“鸟类天堂”,到黄河滩区迁建,再到沿黄城市招商“让楼记”,齐鲁大地黄河沿岸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精彩纷呈。这是大众日报首次采用AR技术进行的融媒体报道。
以小博大,由厚到薄,衍生报道,讲透故事。从近万字到寥寥几百字,从数个整版报纸版面到十余个新媒体产品……在此次报道中,大众日报编辑团队提前谋划,精心实施,用多种新媒体手段,从不同角度呈现报道内容。报告文学《黄河入海千顷绿》,记者从采访到写作,历时两个月,修改近20次。这一报告文学作品,多字,内容庞大。如何吸引更多读者的眼光和兴趣,又如何帮助读者迅速抓住阅读的重点?大众日报将报道分拆成4个短小精悍的新媒体作品,以视频形式,由大众日报记者出镜讲述黄河入海报道背后的生态故事,以长图形式解读黄河鸟儿缘何恋上沿黄城市、最年轻城市成长的“水密码”等,让读者一图读懂、一读就懂。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9月17日,《山东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纪实》报道推出,这一大型蹲点报道,是总编辑带队下,记者行走千里黄河滩区,历时一年多时间采访完成的鸿篇巨制。围绕这一重大主题报道,编辑中心提前谋划,反复研讨,设计了10款新媒体衍生产品。产品角度新颖,富有创意,将1.8万字大型蹲点报道,进行灵活生动编辑再处理。当天,2万字5个版的报道和大量新媒体衍生产品一经推出,成为读者热议的话题。以权威内容为核心,完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将形态丰富多样的报道内容汇聚成移动传播矩阵,力求实现新闻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报纸将传统优势发挥到极致,大众日报精心准备,不仅在采访报道上下足功夫,在编辑设计上也做足文章。版面以喜庆的红色和黄色的黄河为总基调,以黄河蜿蜒形状为边框,将山东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中的新闻图片与漫画设计相结合,真实场景+水墨画面相得益彰,版面大气磅礴。不少读者在大众日报客户端后台留言——“内容详实,故事精彩,读出了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的真感情!”“不仅故事精彩,版面设计也精美。”本报今天推出的《我和母亲河的故事》蹲点报道,同样延续“漫画”风格,以通版报道+AR视频形式,讲述山东沿黄9市不同领域人物的黄河故事。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县域行”第二站走进邹城
全媒解码一个县的转型秘籍
□本报记者高翔
本周,大众日报客户端推出“高质量发展看山东·县域行”第二站邹城相关报道。邹城作为传统工业大县,此次被评为“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是对其产业转型升级的肯定。在县域领域,新旧动能如何转换?存量、增量如何调整?邹城的实践又能提供给我们什么可复制的经验?大众日报记者蹲点一周,通过四个视频、三篇札记深度解码邹城做法。
机器人产业园、京东云、数字经济、开发区改革……通过采访,记者充分感受到了邹城转型升级的力度。视频策划以“变形金刚自白”的形式进行包装,聚焦邹城高质量发展亮点。
视频《“大黄蜂”的自白①28家机器人企业为何能扎堆这个县级市》瞄准邹城市机器人产业,讲述了一家传统矿用配件生产企业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升级故事,从生产小钻头到研发生产矿用机器人,产业的升级带来产值的蝶变;视频《“大黄蜂”的自白②一朵“云”,给邹城引来43家企业》聚焦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讲述了京东云进驻邹城给邹城带来的产业变化;视频《“大黄蜂”的自白③看这里的省级“店小二”怎么做“加减乘除”法》聚焦邹城经济开发区改革,讲述了邹城市大胆改革,合并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让开发区重获动力的案例;视频《“大黄蜂”的自白④三位院士坐诊!医院啥秘诀?》展示了邹城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视频中一个个案例是邹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大众日报客户端同步配发三篇札记:《解码邹城札记①存量怎么升级?增量如何培育?一个县的加减法》《解码邹城札记②不要面子要里子,这个县退掉一个省级开发区》《解码邹城札记③一个县的“北上广”生活》,深度剖析每个故事背后的启示。
身为传统工业大县,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邹城面对存量,不是另起炉灶、改换门庭,而是以转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为抓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把握未来。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明珠——机器人产业现已成为邹城市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机器人产业既是新增量,同时也为传统产业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机器换人”,邹城为本地传统产业进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余项。用新增量改造旧存量,依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邹城把新旧动能转换这场比赛,跑出了环环相扣的新节奏。
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考核指标是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高质量,而这其中,文化消费、医疗水平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邹城市以市场化理念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引进保利剧院进驻孟子大剧院,让邹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跟国家大剧院演出目录一样的文化盛宴,李云迪、吕思清等名家成了孟子大剧院常客。医院通过与树兰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智借力补齐高端医疗短缺的民生短板,“县域医共体+李兰娟院士工作室”构筑了邹城老百姓的院士级别健康守护屏障。尤其是在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兰娟院士通过医院开展疫情防治培训,对邹城市的疫情防控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大大增强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心。
本组报道同步推出海报、视频、札记等新媒体产品,内容点面结合,对邹城高质量发展做法进行了充分解读。“变形金刚自白”的形式,科技感十足,切合了邹城产业升级的亮点,系列新媒体产品刊发后产生刷屏效果,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