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黄蜂 >> 大黄蜂的习性 >> 目标东京战果微不足道的杜立特空袭,如何
作者:骑猪骑士
年3月初,第17轰炸大队的名士兵从俄勒冈州的彭德尔顿基地调到了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基地,最后到了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他们在那里对空袭日本做准备,这是二战中最大胆也是最著名的一次空袭行动。在美国民众听了几个月从前线传来令人沮丧的消息后,这次任务的成功显著提升了美国人的士气。这些人后来被称为杜利特突袭者。
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夏威夷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想要报复。12月21日,他要求制定一项计划,这项计划用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H·哈普·阿诺德中将的话来说就是以轰炸的形式让日本认识到战争的真正意义。年1月底,阿诺德的特别助理詹姆斯·H·吉米·杜利特中校、海军潜艇指挥官弗朗西斯·S·劳上校和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欧内斯特·金上将得出结论,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可以带着千克炸弹从海军的航母上起飞轰炸日本。轰炸机可以从日本以东公里处起飞轰炸日本并安全抵达仍然在中国控制区域内的基地,总航程达公里。
▲飞行计划
在对美国陆航的B-25轰炸机大队进行了审查后,杜利特选择了第17轰炸机大队,该大队包括第34、37、95轰炸机中队和第89侦察中队。该大队驻扎在俄勒冈州东北部的彭德尔顿,一直在美国西北海岸进行反潜巡逻。2月3日,大队接到命令,转移到哥伦比亚基地。与此同时,杜利特告诉大队长指挥官威廉·C·米尔斯中校,他选择这支部队来执行一项危险的任务,这项任务需要高超的技能,而且会对美国的国防做出巨大贡献。在没有提供任何其他细节的情况下,杜利特让原本正在飞往南卡罗莱纳州的飞机飞到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飞机将在那里进行各种改装。第17轰炸机大队于2月16日抵达哥伦比亚,杜利特开始招募志愿者参加这个危险的绝密任务,整个大队都自愿参加,最终挑选了24组共80名空勤人员和60名维修工、军械师等地勤人员。
▲航母甲板后部排列的B-25轰炸机
2月28日,选定的人员已经抵达沃尔顿堡附近的埃格林。在3月的前两天,队员们围绕着埃格林的土著保留地飞行。杜利特尔于3月3日到达,向他们提供了一些关于任务和训练的细节,特别强调了任务的绝密性质。在埃格林的训练结束时,突击队员们猜到他们将从一艘航空母舰上起飞,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将飞往哪里,他们在埃格林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驾驶满载重量14吨的B-25在米的跑道上起飞。正常情况下,一架满载的B-25在海平面没有风的情况下需要1公里的跑道安全起飞,但是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甲板的后半部分需要停放飞机,可以用于滑跑的只有飞行甲板前半部分大约米的长度。亨利·米勒海军中尉此前从未见过B-25,更不用训练杜利特的机组人员在如此短的距离起飞。
3月第一周结束时,机组人员开始了短距起降训练,他们的一天从早上7点开始,在晚上10点结束。每天清晨,他们检查飞机,飞行员和领航员分别收到一份简报。然后飞行员告诉他们的领航员当天的日程安排,短距起飞、轰炸、射击训练,或在墨西哥湾上空进行导航训练。在短距起飞训练中,辅助跑道上画着模拟航空母舰甲板的白线。从米到米每隔15米插一面旗子,帮助机组人员判断起飞距离。飞行员从驾驶一架12吨重的轻型飞机开始,测试了起飞速度、刹车、襟翼位置和油门位置的不同组合,寻找让飞机在米内起飞而不失速的方法。随着训练的进行,飞行员满负荷工作,记录下从开始滑跑到离地的确切距离、风速和负载情况。在训练中,杜利特和米勒评估了24个机组的表现并进行了排名。到3月24日,所有的飞行员都可以将一架满载的B-25轰炸机以每小时88到96公里的速度飞离地面,在米内加速到最大速度而不熄火。在训练开始的时候,平均起飞距离是米,到最后最短的起飞距离只有87米。
▲训练场景的油画
飞行员还练习了在没有任何无线电或地标的情况下进行长距离、低空水上飞行,并测试了实际飞行的燃料消耗。他们从埃格林飞往佛罗里达州的迈尔斯堡,然后是德克萨斯州的艾灵顿在经过休息和加油后,回到埃格林。此外,他们还在埃格林的轰炸靶场和墨西哥湾上空从米、0米和米的高度扔下45.4公斤重的训练弹进行低空轰炸训练。为了防止当时保密程度仅次于原子弹的诺顿投弹瞄准器落入日本人手中,从B-25上拆除所有瞄准器。作为替代品,机组人员们发明了一种20美分投弹瞄准器,绰号马克·吐温,主要部分是两块铝,在轰炸训练被证明是非常准确。由于大多数机枪手从未在飞机上开过枪,杜利特增加了射击练习时间,但是12.7毫米口径机枪弹药的短缺和炮塔的故障限制了炮手的训练。当部队在3月25日离开埃格林时,所有的机枪都运转良好,但炮塔仍然存在问题。
▲从飞机上拍摄的日本本土横须贺海军基地
为了解决结冰问题,机翼的前缘安装了除冰套。为了拍摄轰炸日本本土的历史性场面,所有飞机上都安装了摄像机,但没有一台摄像机幸存下来。为了减轻重量,杜利特在2月早些时候,在两名大陆航空公司机械师的建议下,在每架飞机的尾部安装了两个漆成黑色、看起来像机枪的榫钉,装作机枪欺骗日本飞行员。燃料是成功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为了获得最大的性能和最佳的燃油消耗率,机械师用本迪克斯公司的化油器代替了原来的化油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B-25的航程。飞机上还安装了额外的油箱,并把腹部炮塔换成了一个油箱,把另一个燃料箱放在了炸弹舱上方的狭窄通道,每架B-25可携带升汽油。美国海军在加州的阿拉米达将B-25装上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加州萨克拉门托航空站停留期间,一名机修工将一架飞机上的本迪克斯化油器换成了普通的。这架飞机在起飞后发现油耗太高,在轰炸东京后飞往距离更近的苏联海参崴。
▲杜立特(左)与大黄蜂号舰长马克·米切尔
当杜利特在埃格林训练时,海军上校唐纳德·邓肯在檀香山与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合作,建立了一支包括企业号航空母舰在内的特遣舰队,以保护大黄蜂号。3月的第三周结束时,邓肯给金发了封电报,告诉吉米骑上马,这是通知杜利特前往加州阿拉米达的信号。凌晨3点,埃格林的工作人员被叫醒,准备离开。杜利特遣散了无关人员,留下了最终的22组机组人员,3月30日到达了阿拉米达。年4月1日,大黄蜂携带16架B-25离开阿拉米达,与企业号会合。
▲年,杜立特空袭50周年,美国海军在突击者号航母(CV61)上重演B-25起飞
与战争后期的轰炸相比,这次轰炸造成的破坏并不大,但却显着提升了美国的士气,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前日本本土从未被轰炸,失去安全感的日本决定将部分战斗机部队调回本土防御。日本将战略方向从南亚和印度洋转向了夏威夷以东,还开始计划一次大型行动,摧毁在珍珠港错过的美国航母。这一行动最终导致了美国在中途岛的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