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黄蜂 >> 大黄蜂的形状 >> 厉害了妈妈手绘英文笔记给6岁娃涨姿势
“只煎一面、双面都煎的荷包蛋”用英语怎么表达?
《冰河世纪》里的松鼠、剑齿虎都爱好啥?
《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各种蔬菜的英文是什么?
冬奥会的冰壶是怎么个玩法?
有位心灵手巧的妈妈,为了让6岁的儿子“涨姿势”,将各种知识画成了英文手绘笔记!当年是学霸的妈妈,也想让孩子掌握“地道的英文”。50多张英文笔记写就“满满的爱”,创意和精致程度引来朋友圈点赞无数。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下暖暖的伊森家庭。
伊森和妈妈的自画像说起手绘英文笔记的念头,其实缘起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伊森小时候,妈妈常带他到少年儿童图书馆去借书,借十本,里面可以有三本原版绘本。
有一天伊森上幼儿园,妈妈随手翻阅了一本新借的《BreadandJamForFrances》,绘本讲的是一只挑食的獾的故事,里面还有些专业名词。这本书是不是对同样挑食的伊森有教育意义?复杂的单词怎么让孩子理解呢?妈妈灵机一动,找来几张画纸,把深奥难懂的单词、句式摘抄下来,“在面包上涂果酱”、“一面煎、两面都煎的荷包蛋”,顺手就在旁边画上小插图。伊森妈乐在其中,不到一小时就画满了五页笔记,“看着对自己还挺满意的!”
“伊森会不会喜欢呢?”妈妈把手绘笔记摊在伊森的小书桌上。放学回来的伊森看见了,静静地看了很久突然问:“妈妈,这是你画的?”
妈妈点点头,一起和伊森读起了手绘笔记,然后翻开原版绘本阅读,发现读起来好顺!伊森妈妈偷着乐,效果达到了!
一次心血来潮的小原创,让伊森妈妈坚定信心:有趣的事,要一直做。
依据孩子兴趣度身定“画”
于是顺理成章地有了下一个主题的手绘笔记。伊森喜欢打《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妈妈也给他买过漫画书。伊森妈想了想,其中的一些植物是不是也可以绘成知识点?
伊森妈把漫画书找出来温习一遍,在手绘笔记中特别把三种常见蔬菜:卷心菜、西兰花、生菜“拎”出来。画到橄榄球,还不忘批注:美式橄榄球和英式橄榄球的英语表达不一样哦!
伊森妈妈所有的手绘作品都画在一本《故宫笔记》画本上,这本红色的画本经常被伊森同学捧在手心,闲暇时翻一翻,时而“噗嗤”笑出声,时而循着其中的歌词哼唱一曲。有的时候,伊森也想往上画,伊森妈心疼给画坏了,有的时候只能让他小发挥一下。
母子俩心爱的手绘本
妈妈曾经陪伊森看完了5集原版动画片《IceAge》,趁热打铁就手绘起冰河世纪的故事。
“一开始没有构思好封面,所以就先空着第一页,先画了之后的松鼠、剑齿虎。”伊森妈说,伊森每次翻看,都要问一句“妈妈你怎么还没画封面,我来帮你画!”
扭不过儿子,伊森妈让伊森先在一旁打草稿,“妈妈,等我画好了你要帮我誊上去哦!”“哦!”
过了两天,封面画好了,伊森看到了又嚷:“妈妈,你怎么没按我的要求画啊?空心字应该这么画,这么画…”
“嗯,艺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吧?”伊森妈答道。“也是!”伊森一听,开心了。
最近正逢平昌冬奥会,伊森妈带着伊森一边看比赛,一边也不忘通过手绘英文笔记,给伊森普及各种知识。四年之后,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年冬奥会,伊森妈还打算带伊森去现场看比赛!
冬奥会的很多冰雪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大类基本没有变化:冰球、冰壶、雪橇、滑冰、滑雪这五大项雷打不动。
告诉孩子接触世界的一种方式
遵从兴趣和成长规律
对于英文手绘笔记中的每个英文单词和句型的用法,当年是学霸的伊森妈也都经过仔细推敲,并查阅原版漫画、韦伯双英词典、维基百科等专业渠道来核实。伊森妈也请教身边的爱尔兰外教,对于一些俗语、习惯用法,描绘时都很讲究。
伊森和爱尔兰外教一起看《西游记》
有朋友质疑,这么专业的单词语句,正在幼小衔接阶段的伊森能理解吗?会喜欢吗?
伊森妈妈认为,通过英文手绘笔记,是想为孩子打开一扇窗,用别样的视野去打量这个世界,英语是学习的工具,并不是目的。小小的图配上小小的单词手记,可以图文并茂地激发孩子认识事物的兴趣。
在幼升小这个学习窗口期,伊森妈并不赞成强调外语教育,因为过于强化的外语教育势必会挤掉孩子母语学习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事实上在这个年龄,孩子正是建立母语语感最好的时候。伊森通过阅读绘本,在幼升小阶段已经认识很多汉字,口语表达时常常也会蹦成语。伊森妈觉得,她要告诉伊森,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是接触世界的一种方式,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成长规律。
所以当伊森摇头晃脑念叨着认识的单词,咿咿呀呀唱起整篇动画片的歌词,谁说这不是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呢!
伊森在阅读手绘笔记家庭原创童话
亲子上阵趣配音
除了为妈妈的手绘英文笔记出主意,伊森在家庭学习中的参与度还远不止这些,他还是家庭原创童话的小编剧。
伊森最喜欢的玩具是变形金刚。有次爸爸从美国出差回来,给伊森带了他最想要的礼物——一个大黄蜂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是伊森和爸爸的最爱这已经是伊森的第20个变形金刚玩具了!他太喜欢变形金刚了,小书包里放着一只能变成兰博基尼小跑车的飞毛腿;小书桌上放着一只能变成直升机的旋风;床头放着一只能变成厢式拖车的擎天柱;连厕所里都放着一只能变成大坦克的威震天。
于是伊森编出了许多许多故事,央求妈妈写成童话,童话的名字就叫《罗罗伊和变形金刚》,剧中除了有汽车人、霸天虎,还有个具有感恩魔法的小孩——罗罗伊,他是人类的军师……
为了尊重伊森的想法,写好罗罗伊童话,伊森妈专门找来变形金刚动画片补课,了解其中的阵营,人物使用的各种武器、人物的脾气性格……
就这样第一、二、三部童话写成了,因为故事中“带入”了自己,伊森显得特别兴奋,亲自审稿,还不忘提意见:“这个结局不能这样,我要铁皮最后……”
文字版成稿后,伊森妈曾用简单的设备录了音频,伊森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成了第一批读者,童话格外受欢迎。后来,伊森爸也用浑厚的嗓音友情出“声”,给小朋友们连配了三集,还加上了背景音乐,听上去更带劲了!
崇尚平等自由的家庭氛围
快乐的伊森一家
这就是幸福的伊森一家,在当前有些全民焦虑的教育大背景下,伊森家庭崇尚的是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伊森爸爸妈妈从不教给伊森一种答案,而是引导他追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不太勒令他一定要干什么、一定不能干什么”,在这个非家长制的家庭里,家庭成员融洽相处,每个人有很多自己的空间。
“教会孩子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永远不要丧失自己的兴趣,比提前学知识重要得多。”伊森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