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黄蜂 >> 大黄蜂的形状 >> 美国90岁宇航员逝世,迈克尔柯林斯为何
年4月28日,执行过人类首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的三名宇航员之一,迈克尔·柯林斯在同癌症搏斗许久之后与世长辞,享年90岁。
至此,参与阿波罗11号计划的宇航员只剩巴兹·奥尔德林仍然健在,目前为91岁高龄。而尼尔·阿姆斯特朗早在年8月25日就已去世,享年82岁。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话:人们只会记得尼尔·阿姆斯特朗,却不会记得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暗示着人们只知道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却对第二个踏上月球的奥尔德林完全不知晓。正因如此,对于在任务中从未踏上月球的柯林斯来说,其知名度就更低了。
然而,这并不是人们能够忘却柯林斯的理由。
正因有着柯林斯的努力,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才能够完好无损地从月球返航地球,达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伟大胜利。同时,第一批探月先锋们的勇气与探索精神,更令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
从试飞员到宇航员,训练险些丢条命
年,柯林斯出生在了意大利罗马,父亲詹姆斯·柯林斯是美国驻意大利武官。由于父亲需要接受军队的调遣,小柯林斯在17岁之前一直没有稳定的居住地,而是跟随着父亲跑遍了美军在各地的军营,包括俄克拉荷马州,纽约,马里兰州,俄亥俄州,波多黎各,得克萨斯州和弗吉尼亚州。在波多黎各时,柯林斯首次接触了飞机驾驶,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好景不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飞机库存紧张,他便再也无法飞行。在此之后,全家人搬到了华盛顿特区。柯林斯一家与军队关系密切,他的哥哥是上校,父亲是少将,而叔叔约瑟夫·柯林斯是美国陆军参谋长。尽管母亲希望他能够当一名外交官,但柯林斯仍然执意从军,并于年从西点军校毕业。此后,柯林斯加入了当时才刚成立不久的美国空军(前身为美国陆航队)。
柯林斯十分具有飞行天赋,当其他新手驾驶员还对飞行充满恐惧时,柯林斯却进步飞快。然而,当时美国空军的训练丧生率非常高,在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的不到两年内,就有11名飞行员在训练事故中死亡。甚至在年,柯林斯也由于驾驶舱的后部故障起火,导致他不得不从这架F-86佩刀战斗机中紧急弹射,才捡回了一条命。
很快,柯林斯的飞行天赋受到了军方的重视,他随后申请了美国空军试飞员学校并成功被录取。这所试飞员学校包含了当时全美最优秀以及最勇敢的飞行员们,以训练他们对美国最新研发的飞行器进行测试。后来同样执行了探月任务的巴兹·奥尔德林,以及二战王牌飞行员,第一个突破音障的人类查克·耶格尔都曾是这个学校的指挥官。
年2月20日,柯林斯的飞行员同事约翰·格伦成为了第一名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人,这带给了柯林斯极大的震撼。此后,柯林斯也决定申请成为宇航员,却在第一次申请中最终遭到了淘汰,对柯林斯造成了不小的打击。此后,柯林斯专心学习了航天基础知识,并进行了失重状态体验,最终在NASA再度招收宇航员时得到了录取。此时,柯林斯已经具有了超过小时的飞行经验。
登月计划的诞生:美苏争夺话语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道铁幕徐徐在欧洲大陆上升起,标志着美国与苏联进入了正式对抗。由于美国与苏联分别从纳粹德国处捡取到不少火箭科技的研究成果,长达数十年的太空竞赛便在年,随着两国分别建造了可以发射物体至太空的弹道导弹后正式拉开序幕。在此之间,美苏双方都希望能够以更早对方一步的方式探索太空,以便争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著名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相反,美国的火箭却在年12月发射没过几秒就发生爆炸。更惨的是,这一过程被进行了实况直播,使得美国几乎成为了全世界的笑柄。而苏联则是在联合国上公开提到要向美国提供技术援助,并表示这是“苏联对于落后国家的技术援助项目”,当众将美国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年4月12日,苏联乘胜追击,将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再度抢先了美国一步。加加林的成功使得苏联在太空竞赛中全面领先,使美国感到忍无可忍,尤其是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发誓一定要在下一步领先苏联。最终,美国盯上了苏联在当时也毫无头绪的登月项目。
年5月25日,肯尼迪在国会中发表了支持登月的演说,并在演说中强调:“我深信我们的国家将在这个十年结束前完成一个目标,即让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安全返回。没有任何单一的航天计划会比这个更能使人类振奋,也没有任何计划比此对远程宇宙探索更重要。也没有任何计划像登月一样昂贵且充满挑战。”
“如果他们失败,我仍然可以回家,只是我一生会永远背负着这件事”
随着登月计划被定下,NASA总管阿伯·希尔佛斯坦选择以希腊圣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的名字命名了这一计划。阿波罗计划最终得到了国会超过亿美元的拨款,这一价值相当于如今货币的超过亿美元,可见当时美国为了超越苏联所投下的资金有多么可怕。
不过,阿波罗计划并非一日促成。随着美国载入航天计划——水星计划在年2月20日得以实现,NASA开始了水星计划的二期——双子星计划。双子星计划在一年期间进行了10次载人飞行,并为阿波罗计划进行了大量测试,以便考察宇航员在与其他航天器交汇对接,太空行走,以及在预定地点着陆等能力。
在双子星计划期间,大量优秀的航天员纷纷脱颖而出。柯林斯,阿姆斯特朗以及奥尔德林都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航天员并参与双子星计划的测试。年6月,柯林斯首先被指派为双子星7号的后备飞行员,之后又成为了双子星10号的飞行员。双子星10号进行了总共15次实验,期间柯林斯进行了舱外行走等任务,并进行了与阿吉纳目标载体对接活动,为之后在阿波罗计划中对接做准备。
双子星10号的任务圆满完成后,阿波罗计划很快便正式开始。柯林斯被分配为阿波罗8号的人物成员,即将进行绕月航行的任务。然而,柯林斯却在年7月被诊断出了颈椎间盘突出,这使得他因为做手术而不得不推出了阿波罗8号的任务,甚至几乎完结了他的宇航员生涯。幸亏,最后柯林斯恢复的非常快,并最终在年1月被宣布为阿波罗11号的指令舱驾驶员。
年7月16日,随着高度超过米的土星五号火箭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三名宇航员正式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之旅。在太空竞赛的背景下,所有设备几乎都是赶工制成,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足够的保证。正因如此,没人知道这三个人能否活着回来。时任总统尼克松因此也制作了一份“B计划”,以便为宇航员们的遇难做好演讲和安排后事的准备。
7月20日中午12点,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暂时告别了柯林斯并进入了登月舱。在登月舱脱离了指令舱并最终降落到月球上后,柯林斯的指令舱绕到了月球的背面,并由于通讯被月球遮挡的原因,与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以及NASA全部失去了联系。在这段时间内,柯林斯只身一人在飞船中度过了漫长的48分钟,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他通话,整艘飞船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后来,柯林斯在描写这段旅程时写道:“我只身一人,体验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孤独,与任何已知生命处于绝对的隔离状态。不过,我喜欢那种感觉,在窗外我只能看到宇宙中的繁星,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当指令舱从月球另一头出现时,飞船的舷窗上突然充满了阳光,还有灰色的,崎岖的月球。”
对于柯林斯来说,他身上所肩负的压力非常可怕。按照计划,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在完成登月任务后将会坐上登月舱,发射登月舱并与指令舱对接,以便最终回到地球。而柯林斯担心在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完成任务后,若是返回时未能与指令舱成功对接,那么后果将是这两人要么会被永远留在月球上,要么他们将会被困在月球轨道中。
他在自传中坦白:“如果他们真的未能从月球上成功升起或是最终撞回月球地表,那么我仍然可以顺利回家。只是我心里清楚,我会永远背负着这样的标记。”柯林斯还透露,他当时特意准备了一个小包,里面满满地塞了至少18个应急计划,以便在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无法顺利返回指令舱时设法营救他们。
好在,最终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顺利完成了任务,并顺利回到了指令舱中。7月24日,三名宇航员安全地返回了地球,并被美国大黄蜂好航空母舰接起。宇航员们受到了一段时间的隔离,并在8月13日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地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在此之后,三名宇航员更是走上了为期38天的环球之旅,到访了22个国家并受到了大量领导人的接见。
阿波罗11号的成功,标志着苏联在太空竞赛中终于落后于美国。此后,苏联在经历了年和年的两次N1火箭发射失败后,终于决定放弃登月并集中精力发展轨道空间站。年后,美国开始与苏联进行谈判,最终达成了太空竞赛的缓和,双方开始合作进行空间站的发展,为日后国际空间站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最低调的探月英雄”,却从不贪恋身份
其实,柯林斯并非完全没有机会真正踏上月球的土地。根据NASA的人员轮换制度,柯林斯被任命为了阿波罗17号的指挥官。在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后,后续除阿波罗13号因任务失败而绕月返航外,所有登月任务全部成功,而阿波罗17号将会是NASA的最后一次登月任务,也就是登月“末班车”。能赶上这样的机会,可谓是三生有幸,也是令其他宇航员对柯林斯羡慕不已。
然而在年,柯林斯却最终选择了从NASA退休。据柯林斯于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谈到,他当时既对公众的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