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

南方蚊子变少了有的热死,有的北上

发布时间:2023/1/28 18:26:06   
                            

原创猫吞果壳

尽管讨人厌,但蚊子一直是夏日回忆里重要的一部分:身上越挠越痒的蚊子包、驱蚊水的薄荷味儿,还有半夜枕边让人心烦的嗡嗡声,从童年时的暑假开始就从未缺席。但今年似乎有点不同寻常,夏天都快要过去了,很多南方朋友还没见到和往年一样的大批蚊子,甚至备好的蚊香都没派上用场。

今年夏天咋回事,蚊子真的变少了吗?难道它们也被高温热死,不想营业了?蚊子的缺席,对我们而言是不是一件大喜事?

蚊子消失之谜

蚊子不见了是真的,但很可能不是蚊子本蚊热死了,而是蚊子的孩子们热死了。

埃及伊蚊

JamesGathany/WikimediaCommons

蚊子的卵和幼虫的发育,和温度有直接关系。

蚊子的幼虫通常生活在池沼、水沟等水流静止的地方,它们常用尾端贴着水面倒立漂浮,利用腹部近尾端的呼吸管直接呼吸水面的空气。

以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国南方)的埃及伊蚊为例,实验发现,水温在26C左右时,埃及伊蚊幼虫的成活率最高,能达到90.5%,而当水温在16C以下或38C以上时,它们的生存率会大大降低,在水温达到40C时会全部死亡。到了蛹阶段,如果温度达到38C,大部分蛹会变成“死胎”,只有11%的蛹能变成成虫。即使它们撞了大运活了下来,最后的成虫也会变得又小、又虚弱,而且不太活跃。

蚊子幼虫

ProjectManhattan/WikimediaCommons

未成年阶段的温度,还会影响蚊子成年以后的体型和繁殖能力。在较低水温环境下长大的蚊子,成虫体型会更大。体型越大的蚊子繁殖力越高,今年的高温下成长起来的,都是一茬繁殖能力低的小个头蚊子。

为了生存,小蚊子只能努力寻找宿主,多多吸血以增强繁殖能力,因此我们会感觉到小蚊子更喜欢咬人

JamesGathany,USCDCP/WikimediaCommons

气温还决定了成年蚊子的活跃程度。

埃及伊蚊能够在15到32C的温度范围内飞行,最适宜它们活动的温度是21C,在35℃以上,蚊子就很少繁殖了。今年夏天,我国南方很多地区气温一度攀升至40℃以上,这对蚊子来说是致命的高温。

人们知道躲进空调房,蚊子也会往阴凉处飞,等太阳落山温度降低再出来活动。国内常见的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等,吸血高峰期都在清晨和傍晚,有些朋友避开白天的烈日炎炎,到晚上才出门遛弯,可能正好和出来营业的蚊子狭路相逢。

蚊子:来了,我的晚饭来了

ShuraF/WikimediaCommons

在很多地方,高温已经持续了两三个月,大蚊子们热得没心思活动和繁殖,未成年蚊子们又被热得活不下来,大家自然觉得蚊子少了。在一些温度又高降水又少的地区,积水和湿地都被蒸发干了,蚊子就算想产卵都找不到地方,它们的数量就更少了。

南方蚊子没了,不是啥好事

好耶!蚊子被热死了!先别急着高兴,南方变热了,但蚊子们也不会坐以待毙,它们的对策是——北上避暑。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蚊子有多个种和亚种,中国有多种,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嗜人按蚊、淡色库蚊等,大多生活在南方。其中,白纹伊蚊就是有名的“花蚊子”,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纹,攻击性特别强,而且特别毒,一咬人就附赠一个半天都消不下去的大包。

它们原本生活在东南亚国家,经过海上贸易传到我国,主要在广东、广西和云南活动。因为高温席卷南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也在北方见到了它们的身影。

花蚊子本人

JamesGathany,CDC/WikimediaCommons

对北方的朋友来说,蚊子北上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它意味着北方也能见到南方常见的又狠又爱咬人的蚊子,随之而来的是它们携带的疾病。主要有三类蚊子会传播疾病:库蚊、伊蚊和按蚊,它们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丝虫病、黄热病、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等。

疟疾快速诊断测试

USAID/WikimediaCommons

蚊子北上,受到影响的不只有我们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蚊子活动范围的变化将导致全世界无数人面临感染蚊媒疾病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些疾病在以前属于严格的热带疾病,现在它们正向着高纬度地区,比如加拿大和北欧传播。这些疾病此前没有在高纬度地区传播过,因此更有可能会在人群大规模流行。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和-年相比,到年,面临疟疾和登革热风险的人群可能会另外增加高达47亿,而且这些蚊媒疾病将在它们已经消失的地方重新出现。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显示,即使经济条件和公共卫生水平不断进步,从年到年,气候变化依然可能导致额外的6万人死于疟疾。如果再算上非致命的蚊媒疾病,更多人将受到慢性病的影响。

别的虫虫也很惨

烦人的蚊子因为高温而死,我们可能不仅不会惋惜,还恨不得拍手叫好。然而高温天气里受苦的可不止蚊子,还有很多其他昆虫,比如对人类有益的蜜蜂。

在高温压力下射精死亡的雄蜂,生殖器露在外面

EmilyHuxter

在连月的高温中,很多欧洲国家都观察到了蜜蜂连续死亡的现象,而且死去的大部分是雄蜂,它们死去时生殖器都暴露在外。雄蜂对温度十分敏感,高温的压力之下,雄蜂们的自然反应是射精,然后死去。

42℃的气温之下,有50%的雄蜂会在6个小时内死亡,但是只需要暴露在42℃中2小时,雄蜂射出的精子里就有三分之一会死亡。就算雄蜂熬过了高温,它的生育能力也会受损。

画面中心的是一个蜂群中唯一的蜂后,它正在产卵

Piscisgate/WikimediaCommons

在高温下,蜂后比雄蜂的存活能力更强,它们可以在38℃以上的环境里呆2小时以上。蜂后身上有受精囊,在交配时可以将精子存放在里面保存1到3年,虽然蜂后可以在热浪之中勉强存活,但它体内存放的精子质量却会大大降低。

很多植物的授粉都靠蜜蜂

AlisonMcAfee

高温带来的伤害还伴随着连锁反应。等热浪过去,蜂后没了优质的精子,交配机会也变少了,可能会导致整个蜂群的崩溃,依赖蜜蜂授粉的植物也会遭殃,其中有不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养蜂人们可能不得不从别的地方进口新的蜂后,增加蜂群的遗传多样性,让它们适应更高的温度。

除了蜜蜂,高温也会影响大黄蜂、黄蜂、甲虫和飞蛾等昆虫的繁殖能力。

雄性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经过高温后,生下的儿子生育能力会下降,就算儿子本身并没有经历过高温。科学家还发现,和上世纪相比,在北美特定地点看到大黄蜂的几率降低了46%,在持续高温下一些大黄蜂物种可能面临局部灭绝。

逐渐减少的大黄蜂。它们体型大,而且毛绒绒的,原本是为了适应温度较低的环境,比如温带和极地

AntoineMorin

蚊子只能存活一两个月,更新换代很快,这有利于它们适应气候的变化(而且说不定将来蚊子就更耐热了),但蜜蜂等昆虫的繁殖周期以年为单位,快速的环境变化让它们来不及适应,有可能走上灭绝之路。

蚊子因为天热而不见了踪影,不过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预警——连年增高的温度带来的后果,总有一天要波及人类自身。

参考文献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0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