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

二战绝密突袭计划轰炸东京

发布时间:2022/10/22 14:05:15   
北京医院治皮肤病 http://m.39.net/pf/bdfyy/

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位于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在国会发表演说,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珍珠港事件(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同时,美国国内超过万青壮年应征入伍,近万妇女代替上了战场的男人,进入兵工厂,为实现短期内制造0架飞机,辆坦克和千万吨级战舰的备战目标而努力工作,这就是罗斯福政府提出的“胜利计划”。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太平洋战场上没有美国军队的捷报传来,反而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举步维艰,伤亡人数也不断增加,这让国内美国人的士气降至冰点,也让时任总统的罗斯福和白宫上下备感焦虑。为提高国家人民的士气,点燃内部民众的热情,罗斯福下令启动了对日本的报复计划。

珍珠港事件(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年12月21日,“珍珠港事件”发生两周后,罗斯福在与海陆空三军总司令的内部会议上,提出了针对日本本土发动空袭,不惜一切代价报复日本。罗斯福认为“珍珠港”这个耻辱,美国要用最解恨的方式报复回来,最佳方法就是以牙还牙,同时也挽回美国在国际上的面子;这个场景在好莱坞大片《珍珠港》中,曾经再现过。

但是罗斯福的建议,遭到了海陆空三军最高指挥官的集体反对,因为这个针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在当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罗斯福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为什么对日本本土发动空袭不可能呢?难就难在作战半径上,美军飞机飞得过去,未必能飞得回来。当时的日本海域海里范围内,全部都在日军的警戒范围之下,美军若想空袭日本计划成功,只有让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而计划成功的主要条件,就是飞机必须要在日军警戒海域外起飞,这样才不会引起日军的警觉和阻挠,但当时的美军飞机根本没有这种远程续航能力;对比之下,日本本土太远了。

珍珠港事件(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要么就让航母直接驶入日军的警戒海域之内,不过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进入日军警戒海域的作战半径内,美军航母这么明显的目标,随时会受到日军的火力攻击,所承受的风险呈几何级上升。而且这片海域也没有可以作为航母停靠基地的岛屿,因此空袭日本本土的成功率为零。于是,空袭计划暂时搁置了。

年1月10日,美国海军作战部参谋弗郎西斯.洛奉命,来到位于弗吉尼亚的诺福克海军基地,视察海军最新型的航母“大黄蜂”号。就在弗郎西斯飞回华盛顿的途中,意外发现为让飞行员习惯在航母甲板上起降,机场的一条跑道被涂成航母飞行甲板的样子,顿时脑海中灵光一闪。

大黄蜂号航母(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回到华府后,弗郎西斯.洛上校立刻向当时的海军总司令,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欧内斯特.约瑟夫.金汇报,提议用航母装载陆军的远程轰炸机,可以解决飞不到日本本土的问题。因为远程轰炸机的航程数比舰载机要远上许多,可以在日军的警戒区外起飞。海陆空配合作战,这在当时还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不仅可以出乎日本人的预料之外,还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效。

计划确定了,但是计划的执行人还没有着落。最终,美军军部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轰炸东京”计划的执行人—詹姆斯.杜立特。

杜兰特(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说起詹姆斯.杜立特,也是个大有来头的人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杜立特还是美国当时最杰出的特技飞行家,拥有博士学位的航空工程师。在杜立特21岁时,这个有着飞行天赋的年轻人,就加入了美国陆军通讯团航空班,成为一名飞行员;一年后,杜立特就因为其杰出的表现,升任飞行教官,成为航空班新机型试飞员。

一战期间,陆军团专门下达命令,为保护杜立特生命安全,不得将他派往前线,而是留在后方专门训练飞行员,可见陆军团对杜立特的重视。26岁时,杜立特独自一人驾机,在12个小时内横穿美国本土,成为短时间内持续飞行第一人,随后的数年间,他的纪录无人可破,而且杜立特一直是美国本土航空竞赛的冠军获得者。28岁时,杜立特又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工程学博士学位,同年,杜兰特又组建了自己的飞行特技团,享誉美国;这种人才,国家怎么会派他上战场送死?

大黄蜂号航母(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但在年1月23日,杜立特还是接到了美国陆军总司令,美国空军最高长官阿诺德将军打来的电话,要他接受由总统授意的绝密作战计划—“轰炸东京”。

这个在当时普遍被军方高层认为不可能的任务和构想,最终落在了杜立特的身上。这位飞行天才虽然天赋极高,但是他也没有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起飞重型轰炸机的经验。

航母(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此时,摆在杜兰特面前的有两大难题:一.选择轰炸机;二.培训飞行员。首先,要飞往东京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要满足以下特点:1.载弹量大;2.远程续航能力强;3.机身小,起飞距离短。只有满足以上条件的机型才能在航母甲板上起飞,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飞机,至少在当时的美国战机机型中是没有的。最后,杜立特选中了“B—25”米歇尔远程轰炸机,经过紧锣密鼓的设计、改装后,这个机型总算是勉强满足了上述条件。

B25离开甲板(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随后,杜立特在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测试。测试的跑道,从飞机起飞到升空,一共英尺,米,但是这个长度只有“B—25”轰炸机正常起飞距离的五分之一,相比航母甲板上即窄又短的起飞跑道,若是不能在这个距离升空,轰炸机就会一头栽进大海中。在经过反复试验,杜立特针对轰炸机的机头、油箱等各方面的零部件进行参数改造,终于试飞成功。

随后,杜兰特又在陆军航空队所属六个编队中秘密进行人才选拔。年3月1日,名经过初选的美军飞行员进入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秘密集训。这些飞行员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而且对所要执行的任务和目标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在三个星期内,必须要掌握短距离起飞的技巧,以及包括投弹射击、改装飞机等,对外则是宣称为飞行竞赛作准备。名飞行员,分24组集训,经过复选最终确定了80人和16架轰炸机执行任务,作为高度机密被军方高层绝口不提。

美军轰炸机(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年4月1日,西方愚人节。“大黄蜂”号航母上,80名飞行员和16架“B—25”轰炸机在诺福克海军基地集结完毕,次日出海,飞行员和航母上的船员,都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在哪里。

此时的东京,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已经作好了防御的准备。自“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山本五十六明白美国不会善罢干休,时刻都在警觉中。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各战线捷报喜讯频传,军国主义上下都在一片欢腾和陶醉中。

大黄蜂上B25(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自西太平洋海域的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威克岛被美军空袭后,山本五十六更为忧虑;为防备美军对日本本土特别是东京地区偷袭,山本五十六不止布下了扇形防御阵线,更是将原来海里的预警海域扩大至~海里,又从西南太平洋调回了由南云忠一指挥的,“祥鹤”和“瑞鹤”号两艘航母,加强本土东岸的空中防御力量,并派出无数警戒船只,包括民用渔船都加装无线电,征用为警戒船只;派遣侦察机,频繁升空监视美国方面的一举一动。

轰炸出发前夕(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年4月8日,“大黄蜂”号航母出发的第六天,由后来的美国五星上将威廉.哈尔西指挥的美国“企业号”航母,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1艘油轮组成的混合航母作战集群,从珍珠港出发,他们的目的就是掩护杜兰特的秘密空袭任务。

杜兰特(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4月10日,在“大黄蜂”号航母和“企业号”航母互发密码电报,传递汇合讯息时,被日本方面发现信号。山本五十六老谋深算,调兵遣将下暂且按兵不动。山本五十六对美军舰载机的航空里程非常了解,除非美军航母驶入距日本本土海里的海域,否则不可能对日本本土构成威胁,而且山本五十六还有一个更为大胆疯狂的想法,那就是借机毁掉美军的这两艘航母,等于打掉了美军海上一半的作战力量。

于是山本五十六打算先装作毫无防范,准备诱敌深入,在美军航母驶至离日本本土海里的海域,再对其实行军事打击。山本五十六甚至已经开始做起了消灭美国航母,进攻美国本土的美梦。只是,自认神机妙算的山本五十六,没有想到“大黄蜂”号航母上的杜立特和他整装待发的远程轰炸机队。

甲板上的B25(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4月16日,两支舰队汇合完毕,关闭了无线电,开启了隐身模式。同时,杜兰特也向80名飞行员公布了这次军事行动的终极目标—轰炸东京。同时,杜兰特也强调了轰炸并不是造成平民伤亡,而是震慑日本,同时摧毁破坏日本人的军工重地。

由于日本人的建筑材料多为木头,每架轰炸机先投下重达KG的航空炸弹,随后再投掷KG的燃烧弹,主要轰炸地点为机场、港口、兵工厂等重要设施,最后的降落地为中国。

轰炸东京(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根据杜立特的计划,轰炸机群从日本东南方向进行袭击,投弹后原方向返回,脱离日本海岸线足够的距离后向西面飞行,最终飞向中国衢州、丽水、玉山及建瓯等多处机场,在这些机场加油后,再飞向位于重庆的空军基地,并通知在中国的陈纳德将军予以接应,最终这些幸存的飞行员,会送到中国战区的美国参谋总长,约瑟夫.史迪威那里,参加中缅战区的战斗,并建立新的航空单位。但罗斯福最终不同意通知中国的蒋介石政府,因为杜立特要停靠的这几个机场都位于日本占领区内,这时候向蒋介石政府提供情报,对飞行员们的生命安全威胁很大,为保密先暂时不要知会蒋介石政府。

轰炸东京(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4月18日8时25分,日本警戒船“日东丸23号”发现美军航母混合集群,立即向东京发报,山本五十六要求“日东丸23号”核实美军航母数量,结果情报被美军截获,“企业号”向“大黄蜂”号发送讯息,示警已被日军发现,“企业号”航母下令击沉“日东丸23号”,并俘虏船员11名,船长自杀。

7分钟后,美军航母混合集群又发现日军警戒船,这预示着他们已经隐藏不住行踪了,但是在美军的作战计划中,航母混合集群必须要在距日本本土海里处返航。此时距美军进行空袭的海域还有海里,若按照原计划执行,估计凶多吉少,于是杜兰特决定提前起飞。

轰炸东京(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企业号”指挥官哈尔西将军明白,杜兰特的提前起飞,就预示着杜兰特的轰炸机队将在大白天轰炸日本本土,危险系数升高的同时,还有日本人方面已经有了预警,或许他们将很难飞至东京上空。

即使他们能成功对目标进行轰炸,但最后由于航程增加和载油量减少,他们在中国大陆安全着陆的可能性为零。但若是不提前起飞,这支混合舰队必将受到来自日军的攻击,这支舰队是自“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军仅存海上作战力量的50%,若是遭到损失,这个代价太大了。

轰炸东京前准备(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4月18日上午近9时许,哈尔西将军下达命令,轰炸机群提前起飞。此时的太平洋上,美日双方相距海里,“大黄蜂”号航母将舰首对准了东京湾,航母上警铃大作,飞行员们开始以为是演习,后来才知道是行动时间提前了。

当杜立特首先架驶着满载炸弹的“B—25”米歇尔远程轰炸机,颤颤巍巍地飞出了航母的飞行甲板,消失在舰首甲板下方,一秒钟后,飞机又被强行拉回空中,让航母的船员和飞行员们提到嗓子囗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现场响起了阵阵欢呼声。杜兰特的轰炸机机飞了起来,让后面起飞的飞行员提高了士气,又增加了信心。

轰炸东京(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而此时的日军指挥部中,山本五十六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美军航母混合集群正一步步踏入自己亲手布置的天罗地网,他要正面对决美军,让他们灰飞烟灭。山本五十六启动了他的三号作战预案,命令日本海域的5艘航母,6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潜艇,90架战斗机和架轰炸机集结,向“日东丸23号”被击沉的海域进发。

当山本五十六的大军正在集结期间,杜立特率领的轰炸机队已经看到了日本本土的海岸线。

轰炸东京(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年4月18日上午10时28分,东京。16架美军轰炸机的引擎轰鸣声,让高度戒备的东京市区市民有所警觉,但他们没有听到防空警报的报警声,这些日本民众看了看轰炸机机身上一闪而过的太阳旗旗徽,他们认为是日本空军又搞军事演习,这些狂热的军国主义民众簇拥在一起,向美军轰炸机招手欢呼。

正在这时,无数的炸弹从天而降,这些民众的欢呼声瞬间被剧烈的爆炸声所掩盖。向飞机欢呼的日本民众被炸得鬼哭狼嚎,全都懵圈了。怎么日本自己的飞机炸自己人呢?

原来,杜立特驾驶的“B—25”米歇尔轰炸机隶属美国陆军航空队,机徽也是美国陆军航空队标识,与日军军机机徽稍微相似,再加上飞机飞行速度快,普通民众根本分辨不出来。

死亡的日本人(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空军并非独立军种,而是称为美国陆军航空队。杜立特这支轰炸东京的编队,也不属于美国陆军航空队,属于特别行动队,所以他们的机徽和美国空军常见的机徽不同,难免会被日本人误会。

80名飞行员,16架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奇袭,杜立特飞行编队实施穿梭轰炸,短短30秒,杜立特轰炸了高度戒备的日本本土,迅速完成了轰炸任务。

就在空袭发生前不到一个小时内,山本五十六就接到了美军航母混合集群返航的情报,他还以为是美军提前察觉到了他作战计划和军事布防,提前撤退,就在他准备下令日军全体追击时,防空警报拉响了,东京被空袭,山本五十六被暴怒的日本天皇骂得狗血淋头。

山本五十六(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日本天皇表示帝国不能被侮辱,更不能被美利坚威胁,要求山本五十六掩盖国内的舆论呼声,把这件事压制了下来。

而杜立特的轰炸编队,对东京造成了50人死亡,人受伤,90余座建筑物被摧毁。美国此次空袭的意义,旨在鼓舞当时国内低迷的士气,鼓舞美国民众的激情,打击嚣张的日本,只是轰炸几天后,美国国内没有任何有关东京受到美军轰炸的消息,报纸没有报导,连电台都没有播报。

为什么没有消息传出来?美国人不是要通过轰炸东京来达到本国国内的欢呼声吗?

陆军航空队机徽(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其实在东京遭袭的当天,罗斯福就收到消息了,只是不管是负责这项计划的军方高层,还是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都没有杜兰特编队的任何消息。保持沉默,就是对他们渺茫生存机会的最大保护,所以有关的消息一律封锁,美国陆军、海军军部都对此项绝密任务绝口不提。

其时,这也是美国政府惯用的方法,他们的态度向来都是一无所知。

(以上文字,如果喜欢,请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8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