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黄蜂 >> 大黄蜂生活环境 >> 夜雨丨谷与麦蝉在照母山
蝉在照母山
谷与麦
入秋了,去照母山,静静地聆听昆虫的鸣叫,你一定会发现,不只有人类才懂得歌唱。大千世界,凡一切有灵性的物什,对音乐似乎都有着天然的禀赋,就像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柳石明在歌里所道——“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昆虫作为有灵性的动物之一,比起传说中“会唱歌”的石头来,显然就更懂得歌唱了。它们一年四季潜伏在草丛,或隐藏于田野、山涧,若哪一天不吼上两嗓子,恐怕憋得要发疯。
至于昆虫唱歌是不是根据虫类约定俗成的“乐谱”演绎而来,本人没研究过,不过,有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昆虫世界的“好声音”实在数不胜数。这或许是它们热爱歌唱的理由,也是令其它异类羡慕的一种天生资本。
人唱歌是靠空气通过咽喉的声带引起震动发出的,而昆虫也应该有一个发音器,如蝉(主要指雄蝉,因为雌蝉不发声),它“知了知了”地鸣唱,便是从腹部引发出的。昆虫学家对雄蝉研究发现,在其腹部两侧,各有一个大而圆的音盖,音盖下长有像鼓皮似的听囊和发音膜。当发音膜内壁肌肉收缩时,鸣叫便自然而然产生了。除此外,蝉的腹部还有气囊和共鸣器,当发音膜震动时,共鸣器开始共震,随之传出声响,镜膜也跟着震动,鸣声异常宏亮。而发音膜外的音盖,还可以自由调节,让蝉声忽高忽低。这等于蝉天生带有一套高级的“组合音箱”。
在照母山,其实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昆虫在自顾活动,“歌唱”可谓从未停歇。而这其中,尤以蝉最为活跃,晨昏不息。
不同的昆虫,其发声部位和发声器官的组成,也殊有区别。像蟋蟀和蝈蝈,就是靠翅膀的磨擦发声。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蝈蝈左翅基部的表面下方,长着一条横脉,脉上的齿,叫“音锉”,这就是它的发声器。
我有时突发奇想,倘若有人在昆虫世界举办一次像“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音乐电视节目大赛,一定会高手如云。拿蟋蟀来说吧,它“咳、咳、咳”地只需在台上清一下嗓子,可能就能令台下马上安静。接下来,它以银铃般的歌唱,以抖动翅膀的优雅姿态,一下子就能征服场内的所有观众。蟋蟀的声音非常悦耳,不少电影里的“背景音乐”,就是由它提供的。
蟋蟀唱毕,就该知了登场了。知了即蝉,它的鸣肌每秒能伸缩1万次,歌声特别清脆、响亮,并且可轮流着以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简直就是昆虫世家音乐圈内的第二个刘欢。知了的歌唱,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并激发大家产生对美好童年的追忆。
如果前面提到的两种昆虫都只适合“美声唱法”的话,那下一个被安排出场的,非大黄蜂莫属。大黄蜂以“摇滚音乐”取胜,它极强的节奏感,再配之时尚的音乐旋律,肯定会令场内顿即爆发欢呼及尖叫。
当然,作为草根族,蚊子也会跑上舞台。蚊子“嗡嗡嗡”的声音,与当下一些流行歌曲不谋而合,哪怕平时讨人厌恶,可假设作为一种音乐来欣赏,那也是妙不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倘不出意外,按照惯例,蚊子“嗡嗡嗡”动情歌唱,拿下一个“月冠军”,完全不成问题。你看现在电视节目上有些得奖歌手,唱歌吚啊呜的,就跟蚊子表演如出一辙。
有一本书叫《探索昆虫的“语言”》,讲述昆虫如何用自己特殊的“语言”进行交流,像蝈蝈、蝴蝶、蜻蜓、蜜蜂、蠼螋、纺织娘等,唱歌其实就是它们交流的方式之一。如蝈蝈“唧……唧……唧……”地唱,一定是想谈恋爱了;“嘶拉……嘶拉……嘶拉……”地唱,那肯定是与谁发生了矛盾,正在打架呢。
所有这些声音,听上去都非常悦耳,而且不同寻常,难道不配大千世界的“好声音”么?如若不信,闲暇时,你也去照母山听听那些昆虫的鸣叫吧。
(作者系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