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

世界海战史上首次航母对决,美日双方均损失

发布时间:2023/3/22 20:25:48   

(第5期)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有“海上霸主”之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它拥有巨大的飞行甲板和舰岛,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依靠航母,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同敌方作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年6月,世界上诞生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即英国皇家海军的“暴怒号”。随后世界各大军事强国开始纷纷投入航母的建造。自那时以后,航母在世界上的大型战争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不过之前的战争,航母顶多是单方面使用,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才首次出现了航母之间的直接对决。这次世界海战史上的首次航母对决,是发生在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珊瑚海大战,结果双方均损失惨重,那么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本期解读。

(一)战争背景

一战之后,为了限制世界各国的军备竞赛,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中规定了限制各国的主力舰吨位和主炮口径等问题。但是到年《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失效,各国海军又展开了新一轮军备竞赛。美国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日本的“翔鹤”级航空母舰、英国的“光辉”级航空母舰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本文谈到的史上首次航母对决,就包含美国的“约克城”号航母和日本的“鹤翔”号航母。

日本自年12月7日成功偷袭珍珠港之后,士气大增,在太平洋海域抖了起来,他们耀武扬威,自信心爆棚,几乎是见谁灭谁。他们在珍珠港事件发生的10个小时后,又袭击重创了美国在菲律宾的克拉克海空军事基地;在袭击珍珠港之后的两天内又发动新加坡海战,重创了英国海军;然后又在菲律宾进行了巴丹半岛战役,再次重创美军,迫使美军8万人投降。

至此,日本人在数月之间便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格岛,南至俾斯麦群岛地区,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可谓一路势如破竹,创造了日本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似乎认为,过不了多久,整个世界就可以收入囊中,于是在菲律宾战役还没有结束之时,便把目光再次投降更加遥远的西南太平洋,决定控制澳大利亚。因为日本陆、海军一致认为,澳大利亚将是英美借以反攻的最大据点,但由于日本大部分陆军深陷于中国战场,根本无力出兵登陆澳大利亚,所以只有动用海军切断美国通往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

年2月初,日军先是占领了澳大利亚东北的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3月初又占领了新几内亚的莱城、萨拉莫阿。按计划随后应对图拉吉和新几内亚东部的莫尔兹比港实施登陆。但由于美国航母的活动,这一计划被推迟了。直到4月底,日本第5航空战队(包括翔鹤号和瑞鹤号航母)、第5巡洋舰队从印度洋归来,其进攻图拉吉和莫尔兹比港的计划才开始。

(二)战争经过

年4月28日至5月3日,日军的先遣登陆部队在“祥凤号”舰载机的掩护下几乎未遇到抵抗就占领了小岛图拉吉。

4月30日,日军主力即第5航空战队、第5巡洋舰队和6艘驱逐舰从特鲁克出发南下,由当时具体指挥偷袭珍珠港的南云忠一率领的“翔凤号”轻型航空母舰,和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1艘做掩护,浩浩荡荡驶向莫尔比兹港。

当然美军方面也没有闲着。早在3个月前,即年1月20日,日本伊号潜艇在达尔文港布雷时被击沉,美军随后用潜水作业船从伊号上捞出了密码本。从那时起,珍珠港的情报处就开始逐渐破译日本的电码。此次通过破译密码,美军得知了日军即将对莫尔兹比港实施登陆,并基本掌握了日方投入的兵力。于是美军决定阻止日军登陆莫尔兹比港的行动。

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盟军的萨拉托加号航母被日潜艇击伤,此时正在西海岸修理;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母还在“杜立特空袭”东京的返航途中,美国可供使用的航母仅有“莱克星顿号”和“约克城号”航母了,另有一些艘巡洋舰和驱逐舰。

但是,还必须得知难而上。于是,美军派弗莱彻少将指挥第8和第17特混舰队迎敌,其中包括“莱克星顿号”和“约克城号”两艘航母,另有8艘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并且要先入为主,美军早于日军在5月1日提前进入珊瑚海,静等日军。

5月4日拂晓,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出动战斗机,向图拉吉附近海面上的日军运输舰队发动袭击,摧毁了日军水上飞机。但这一袭击也暴露了美军的实力,本来珊瑚海战前,美国占有情报先机;袭击图拉吉后,双方的情报就拉平了。日军舰队于5月4日也进入珊瑚海。

5月6日,日军翔鹤号和瑞鹤号航母派出舰载机搜索美军,他们击沉了美军的油船和驱逐舰各一艘。与此同时,美军出动了95架舰载机,攻击了日军的登陆和护航舰队。经过半个小时的轮番攻击,日军的翔凤号轻型航母被美军的8枚鱼雷击中,并且又中了14颗炸弹,损毁严重,舰长井上成美只好下令弃舰。双方第一次交锋,日军处于下风。

5月7日,日美双方舰队进入相互攻击的范围中,但彼此没有发现对方。下午,日军再次派出舰载机搜索美军。但有几架日机却在夜幕中迷失了方向,甚至把美军的约克城号航母当成了自家航母,要往上面降落,结果被美军高射炮击落了1架,另外几架狼狈逃窜。

5月8日,在双方出击前最后一个小时里,日美双方的四艘航母上做着同样的准备工作,侦察机都在日出前就出发了。结果双方搜索目标的飞机几乎同时发现彼此的目标。8时15分,美军飞行在最北边的侦察机发回报告:敌人的航空母舰特遣舰队在列克星敦号东北约英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时25海里的速度向南行驶。仅仅几分钟以后,美国航空母舰的无线电台也收到了日本人兴高采烈的报告,显然他们自己也被对方发现了。

随后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共起飞15架战斗机、46架轰炸机和21架鱼雷机,共82架飞机扑向日本舰队。一个多小时后,美突击机队发现日军翔鹤号和瑞鹤号航母正向东南方向行驶,两艘航空母舰之间相距八英里,各由两艘重型巡洋舰和驱逐舰护航。

于是世界海战史上空前激烈的一次海战开始了。日美航母编队在海里的距离上展开对攻,双方舰载战斗机群起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团战。其中美军出动战机80多架次,迫使日军瑞鹤号航母逃进雷雨区,从而也避免了打击。而翔鹤号航母则出动了更多的战斗机来抵御美军。

此时的美国飞行员乱了阵脚。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被日军零式战斗机冲散,且缺乏配合,鱼雷射进海里,偏离目标很远,轰炸是盲目的。不过还是有两颗炸弹击中日军的翔鹤号,翔鹤号飞行甲板上因油燃泄漏而起火。

十多分钟以后,列克星敦号上的飞机赶来了,但难于发现厚厚的云层底下的敌舰,使进攻受到进一步的挫折。只有15架轰炸机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目标,但它们只有6架野猫式战斗机保护,很容易被敌方零式战斗机冲散。鱼雷进攻再次失败,轰炸机又只投中一枚炸弹。

此后的美军陷入极大困境。在日军出动的95架次飞机的狂轰下,美军莱克星顿号航母受到灾难性打击。

日军的鱼雷机队攻击列克星敦号时,成功地运用了夹击战术,从该舰舰首的两舷、15-70米高度、-米距离投射鱼雷。列克星敦号由于吨位较大,回圈半径太大,转弯不灵活,使日机投射的13颗鱼雷中有2颗击中该舰左舷,使其锅炉舱有三处进水。

列克星敦号正在拼命规避鱼雷时,日军的轰炸机队又开始对其进行攻击,又有2颗炸弹命中目标。列克星敦号尽管被鱼雷和炸弹击中,产生倾斜,但该舰经过调整恢复了平衡,继续接纳返航的飞机着舰,并同时为战斗机加油。但由于燃油泄漏,列克星敦号航母舰内突然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火势迅速蔓延,以至无法控制。下午3时左右,舰长只好下令全体舰员离舰。5时许,日军费尔普斯号驱逐舰奉命对其发射5颗鱼雷,列克星敦号于5时56分沉没。更糟糕的是,已经降落到该舰的36架飞机也随之沉入大海。

此时,美军约克城号航母上虽然尚有轰炸机和鱼雷机27架、战斗机12架,但天已入夜,弗莱彻无意再战,遂率队撤离战场。

此战空前激烈,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毕竟日军击沉了美军的一艘航母,这使他们大为兴奋,终于为两天前自己的翔凤号航母报了仇,并且他们还夸张地向国内报告说,他们一战击沉了美军两艘航母。

其实这天的战斗中,美军共损失了一艘航母,损失战机70架;日军伤亡也不小,损失了上百架飞机,所幸保住了航母,略占上风。

(三)珊瑚海大战的意义和重大影响

珊瑚海海战是世界战争史上首次航母之间的对决,双方的军舰都没有碰面,是航母编队在远距离以舰载战斗机的形式首次实施的交战,被认为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公平的一役。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但美国失去了大型航母“列克星敦号”,而日本仅损失了“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飞机方面日本损失了约架,美国损失约70架。这使日本在战绩上略占上风,也就是在战术上获得小胜。但是,就跟珍珠港之战一样,日本取得的只是战术上的胜利,而在战略上仍是失败者,为何?

第一是,珊瑚海之战使日本损失了大量的飞机和优秀飞行员,这在当时的日本没有能力迅速得到补充,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强大的后备力量(而美国则不然,他们的后备力量要大得多)。这就使日本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被迫终止,而这就意味着日本人对澳大利亚的经营宣告破产,失去了对澳大利亚范围的制海权。

第二是,珊瑚海之战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第一次受挫,让日本海军的不败神话宣告终结,大大鼓舞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

第三,更重要的是,此战让日本损失了一艘轻型航母翔凤号,并使两艘重型航母翔鹤号和瑞鹤号受到重创和减员,使这两艘航母失去了参加下一次决定日本人命运的中途岛之战。本来在中途岛之战中,美军和日军的航空母舰比例应该是4:6,结果变成了3:4,这是一个重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将最终导致日本人的溃败。(文/戈盾)

参考资料:《二战战史》《影响世界历史的21场经典海战》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7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