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

从外购被拒,到逆向仿制,中国舰载机即将进

发布时间:2023/4/21 16:59:49   

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一样,三军先进武器装备全靠“被逼”自研,不是说我们科研实力强工业基础牢,而是在相当长时间内失去外部技术来源。在外界严密封锁下只能对现有装备进行有限升级,效果当然不理想但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些许意外发生,中国军工善于抓住机会总能给我们带来不经意的收获。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空军得以引进苏-27战斗机,按道理连最先进的苏-27都能卖,那么购入它的舰载改型苏-33也很正常。当时正值国产航母发展纳入规划,不论是预研参考还是现成配套都有引进需求,年,随着“瓦良格”号航母正式进入改装阶段,求购苏-33舰载机就成了必然。于是中方组团访问苏霍伊集团考察苏-33,海军方面表示希望采购50架,但买这么多肯定要先验验货试用一下。因此希望先买两架样品机研究研究,对此俄罗斯方面表示很担心,怕两架样机遭到仿制后续订单无望而拒绝该交易。

苏-27战斗机

访问留影

为对抗F-14“雄猫”而生,苏-33性能世界一流

上世纪70年代,美苏全球争霸双方实力不均各有所长,苏联比较依赖海下核潜艇实现不对称优势,美国则大量装备航母以保持进攻姿态。现代战争空中力量越来越重要,苏联装备的“基辅”级航母(载机巡洋舰)不仅吨位小,而且搭载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战机性能很弱,在大洋上根本无力对抗美航母编队。雅克-38为了实现垂直起降,仅拥有公里作战半径及2吨载弹量,碰上F-4都搞不定更何况面对F-14“雄猫”战斗机。

为了改变这种战斗力上的差距,苏联开始研制下代大型航母,对应版本就是.5型库兹涅佐夫号,配套舰载机代号苏-27K。70年代中期,舰载机改型计划采用弹射起飞方式,由于弹射器在研制过程无法解决核心问题,只能在80年代后改为滑跃起飞方式。考虑到舰载需要采用全新的三翼面气动布局,能有效降低起降时的迎角,同时增加着舰尾钩并加强机身结构,前起落架由单轮改为双轮,机翼后缘则采用了大型开缝襟翼。

雅克-38舰载机

苏-27K舰载机

气动布局调整后还有更关键的动力系统,毕竟是滑跃起飞要获得大航程及载弹量动力要足,于是换装了改进型AL-31K发动机,加力推力达到12.8吨。苏-27K属于重型战斗机尺寸偏大,为了在有限的甲板上存放更多数量,在增加机翼面积增升的同时还采用可折叠翼,同时为预防海上恶劣环境机身还进行了防腐蚀保护处理。一切准备妥当后,年苏-33首架原型机T10K-1首飞;年,二号原型机T10K-2成功降落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当年还叫“第比利斯”号),年正式装备入役共计生产24架。

苏-33空重从原型的17.2吨,大幅度提升到18.6吨,参考苏联舰载机最大起飞重量只能保持25-35吨的要求来看,从尺寸到重量都已经达到极限。虽然理论上苏-33陆地最大起飞重量可达33吨,但上舰后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6吨,最大有效载荷只有8吨,很明显这就是滑跃起飞方式的弊端。扣除飞行员、机炮,以及燃料等必需品外,最大起飞重量甚至掉到22吨,这样一来最大外挂武器弹药只能达到4吨,作战半径降到公里。只能采用轻载实现滑跃起飞,这种起飞模式也制约了苏-33的性能发挥,原本多用途战机在选择弹药时却很纠结,毕竟1枚4.5吨Kh-41超音速反舰导弹挂起来都很吃力。

苏-27K首次着舰

苏-33战斗机

苏-33战斗机

当然,如果按照苏-33的标准性能发挥出战斗力,在当时可以称之为最强舰载机。最大航程高达公里,作战半径超过1公里,可以将航母编队防空圈前推公里。扣除必要保障外还能携带6.5吨有效载荷,承担起距离航母公里外空域执行巡逻、防空截击等任务,大航程带来的滞空时间高达2.5小时。继承自苏-27的优秀高机动性能没变,如果从纯空优格斗角度出发明显优于F-14“雄猫”战斗机,以及后续F/A-18“大黄蜂”战斗机。

苏-33战斗机

F-14“雄猫”战斗机

F/A-18“大黄蜂”战斗机

外购被拒转向仿制,从T-10K-3到歼-15仅用时五年

回到90年代初期,随着苏-27成功引进中国航空工业开始第二次起飞,特别是生产线的引进使多年以来各种困扰问题迎刃而解。苏联先进战斗机加西方标准化合而为一,在引进基础上大步向前成功推出苏-27国产化版本歼-11战斗机。这种突破不仅表现在成功仿制,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更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包括后来歼-10、歼-20能够成功都离不开这些基础。

空军正式拥有三代机后,海军也在为建设远洋舰队而深思,大型航母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装备对象。此时自己还不能造,刚好黑海造船厂“瓦良格”号航母没人要,于是花重金将这艘巨舰请回来进行改装。航母有了舰载机必须配备,苏-33当然成了最理想的选择,中方代表团很快飞抵苏霍伊认真考察,双方开始就购买苏-33进行谈判。

歼-11战斗机

苏-33战斗机

按照中方外购传统都是少量购买、借鉴参考为主,首先向俄罗斯表示将购买50架苏-33配备航母使用,但是东西好不好得先试用才知道,希望第一批购买两架研究一下。在大手笔购买武器装备方面我们向来不会吃亏,俄方担心出售后以中方科研能力很快就能仿制,于是中方退一步提出第一阶段采购14架。但对方认为数量不够无法抵消复产所需的投资,最后给出解决方案至少采购24架,单价约万美元。其实主要担心之前歼-11的成功仿制会影响到苏-27的后续出口,再加上苏-33生产线早就关闭,如果要重启没有大单赚不到人工费肯定不划算。

对于中国来说一次购买50架顾虑更大,首先俄罗斯自用的苏-33都面临无机可用,毕竟生产线已经关闭要想重启就得花钱,相当于我们给钱为俄罗斯恢复苏-33生产线,让“库兹涅佐夫”号不至于无机可能。其次参考同期我们以15亿美元采购38架伊尔76/78,最后俄方搞不定生产线导致订单流产,浪费我们大把时间战略空军建设直接被拖后腿,当然也坚定了发展运-20的信心才有了新腾飞。

苏-33战斗机

歼-11战斗机

其实外购不如自研我们都清楚,只不过需要一个契机比如买到参考原型机,刚好乌克兰继承了一架苏-33原型机T-10K-3。我们双管齐下找到乌克兰,毕竟当年双方在军事合作方面很投缘,既然航母都卖了也不差一架舰载机,于是很顺利拿到T-10K-3原型机。从年获得这架原型机后,再融合歼-11B的技术,仅用时不到5年时间,国产歼-15舰载机就于年成功实现首飞。

凭借后发优势,歼-15大量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直接弥补了苏-33先天缺陷,更是以复合材料替换铝合金等减重高达公斤。而且采用了更先进的国产新型雷达、电子对抗系统等,综合性能和苏-33相比成倍提高,虽然两者都是配套滑跃起飞航母但作战能力差距很大。以歼-15最全的外挂看,可以携带4枚PL-12中距弹、2枚PL-8近距格斗弹,以及4枚鹰击-83K反舰导弹。很明显在整体减重约1吨后,带来的实用效果显而易见,4中2近4反舰这种多用途作战能力已经接近陆基。更何况还能携带加油吊舱进行伙伴加油,满油满弹起飞虽然还受制约,但可以升空后再加油多用途能力成倍提高,从综合性能看可以媲美世界主流舰载机。

苏-33原型机

歼-15外挂能力

歼-15外挂能力

结语

“瓦良格”号实现了中国航母梦,歼-15同样意义非凡,配套上舰后使航母不至于有舰无机,最终成果辽宁舰服役多年成功培养了一代新人。不过滑跃型航母对于远洋海军建设来说还不够,不仅无法携带更多舰载机,也使歼-15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随着下代弹射型航母建设速度加快,配套新式舰载机再次摆在桌面成为核心。

当年在美国超级航母和F-14舰载机压迫下,苏联不得不打造“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及苏-33舰载机,现在美国将我们视为重要对手,不断以航母战斗群在周边威慑。不仅航母采用弹射起飞,舰载机也成功启用F-35隐形战机,对性能稍弱歼-15的压力相当大。对此航空工业早有准备,这次不用引进完全实现自己造,当年的“鹘鹰”已成长为可能的歼-35,从性能上实现和F-35平起平坐。而且歼-15也有了T型,改装之后可以满油满弹起飞,配套隐形舰载机和弹射型航母反超俄军战斗力实现质的飞跃。

歼-35效果图

弹射型航母效果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1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