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黄蜂 >> 大黄蜂的习性 >> 装拦阻索了印度国产航母第三次试航,近防
原标题:装拦阻索了!印度国产航母第三次试航,近防炮是想一炮轰死自己?
印度的新航母又双叒叕出海试航了,据说如果条件乐观的话,这艘吨排水量的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就可能会在今年入役,届时,配合在役的“超日王”号航空母舰,印度就有双航母战斗群了。看得出印度现在非常迫切地希望尽快实现“维克兰特”号服役,不过以印度一贯拖拉的性格,接下来会有什么情况也未可知。
喜大普奔,印度国产航母欢欢喜喜开始了第三次海试,从印军官方放出的图来看,航母总体结构和第一次还是依旧没有啥变化,雷达、阻拦索、舰载机要啥没啥,至于没有公开的内部,估计也是空空如也。不过这次海试依旧有个亮点,那就是生锈的地方更多了,这说明啥?印度的海水盐度更高,更容易腐蚀舰体?印度声称在前两次海试中成功测试了船体、推进装置、发电设备、配电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是在二次海试中却被发现维克兰特号即便在海况不错的情况下,依旧会一步一磕头,发生了严重的埋艏现象。印度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在没有加装其他舰上设备,也没有搭载舰载机的情况下,还能测试啥?不还是舰体设计和动力装置?这恰恰说明前两次海试暴露出了大问题,所以印度根本不敢开始其他测试。当然了,这其实也不奇怪,印度航母设计方案是由俄罗斯意大利完成的,螺旋桨是荷兰提供的,燃气轮机是美国的,只有齿轮箱是通用公司授权印度本土生产的。这么多不同标准的子系统搭配在一起,你说航行时能不出问题吗?估计印度这艘航母最少得海试个两三年,再加上等待和加装外国其他设备,五年内服役都算厉害了,它的列装速度绝对追不上。
高性能多管近防炮和反导型近程舰空导弹,是印度海军的一大空白。印度没有能力自主研发作战性能接近炮的多管加特林快炮,当然,这并不丢人,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家都不能,包括俄罗斯也不能。印度也没有能力研制美国海拉姆和红旗-10那种多模主被动制导的反导型近防导弹。因此,印度海军的航母和大型导弹驱逐舰还都采用古老的俄制AK近防炮。由于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最开始是意大利人设计的总体方案,因此早期的近防炮火力居然是在航母的四个角上安装4门意大利的奥托76毫米舰炮。后来这个方案被否决了。根据“维克兰特”号的三次海试情况,目前采用的反导近防方案依然是俄制AK炮+以色列巴拉克导弹。由于无法集成火控和火炮为一体,印度人在AK火炮基座的后方十几米远的地方安装一部光电火控系统。AK-近防炮采用火药燃气驱动的AO-18型内能源自动机,机械性好,可靠性高。30毫米弹药不够理想,初速和射速都不稳定,射击精度很令人抓狂,即使反击亚音速反舰导弹都很困难。要想命中来袭导弹,只能靠信仰。
其实这不是问题,有意思的是,近防炮周围的栏杆,竟然超过了火炮的火线高度,这意味着一旦开火,有可能命中栏杆。对此,吃瓜群众们纷纷猜测,一旦近防炮没拦住导弹,就靠这栏杆了,所以栏杆一定要结实。万一近防炮没有启动,栏杆就相当于格栅装甲,这个设计来自“天顶星”技术。另外,近防炮打出去的一发炮弹,起码可以被栏杆切割成两发,甚至有一定几率被切割成四发,这样的话,既可以省弹药,又可以实现同时对多目标攻击的作战需求,印度太内行了,非常具有战略意义。
维克兰特号在设计之初选用俄罗斯的米格29K和印度国产的LCA为舰载机,这两者都是体型较小的型号,因此航母的升降机被设计的特别小,大概只有14米长、10米宽,米格29K折叠机翼后不足6米宽,很明显这个升降机是专门为它定制的。可后来,印度发现米格29K性能低劣,LCA也难堪大用,必须为维克兰特号选择新的舰载机,因此提出了57架新型舰载机引进招标计划,曾经最有希望入围就是美国的F/A-18超级大黄蜂,超级大黄蜂的机身长度足足有18.31米,机翼折叠以后的宽度也有9.32米,很明显不太可能通过维克兰特号的升降机进出机库,因为战斗机太长了。另外一款可以选择的舰载机阵风也是如此,尺寸太大无法被升降机容纳!也许,印度新航母最终还是要用俄罗斯的米格29K做舰载机,否则不可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