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

200架飞豹面临退役朝鲜伊朗阿根廷巴

发布时间:2023/4/11 18:02:46   

根据官方最新消息称,原本隶属于海航的“飞豹”即将“换军装”转隶空军。而军迷圈内流传着,空军也会在未来几年全部退役“飞豹”战斗轰炸机的消息。虽然后面的消息没有被官方证实,不过这也表明,在装备迭代速度很快的今天,服役20多年的“飞豹”战斗轰炸机将成为继歼-7、歼-8后,又一款面临整体退役的机型。

“飞豹”战斗轰炸机——应急而生的产物,却活成了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战力

上世纪70年代,“西沙海战”的胜利并没有让中国海军骄傲自大,反而让中国海军看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南海上空的制空权,对海面目标的打击能力也不足。当时中国对海攻击主要依赖老式的“轰-5”轰炸机,但该机自卫火力弱,歼-6、歼-7航程又不够,无法对其提供护航。

对于同时期的中国空军来说,同样存在着对地攻击能力偏弱的问题。当时空军主要装备轰-5、轰-6以外,对陆军执行近距支援几乎全靠强-5强击机。这种从战斗机发展来的强击机,作战半径仅有公里,载弹量1.5吨,极大的限制了空军在近距火力支援和战场遮断作战的能力。

于是空军与海军一拍即合,在年的军事装备发展会议上要求三机部和航空工业部研制新一代的超音速战术轰炸机项目以取代上述两种机型。国防科委进一步提出了飞机的具体参数要求,飞机高空最大速度1.5马赫,低空(米下)最大速度0.9马赫,航程千米,作战半径千米以上,具备良好的短距起降性能和野战维护能力,可以使用遍布全国的二线机场。

然而在具体机型设计上,空军与海航又产生分歧,空军希望新型战术轰炸机像美军的F-战斗机或苏军的苏-24那样,采用视野更好的并排双座设计,可以更好的执行低空突防以及地面轰炸任务。而海军则参照美军的F-14,更希望采用串联双座设计,这样的战术轰炸机拥有较好的机动性能,附带一定的空战性能。

由于当时的西飞搞不定两种方案,空军退出了该项目,海军也因为发动机问题暂时将“飞豹”项目打入冷宫。不过很快马岛战争的爆发,阿根廷“幻影”战斗机挂载“飞鱼”空舰导弹取得巨大战果,让海军重新意识到“飞豹”的巨大价值。

因此“飞豹”战斗轰炸机重新上马,并且引入了英国F-4战斗机同款发动机“斯贝”后解决了困扰多时的发动机问题,使得“飞豹”的研制工作进入快车道。年歼轰-7原型机开始建造并于次年首飞成功,年量产型开始批量生产,年“台海危机”当中,还没有定型的“飞豹”战斗机首次亮相,给外界以巨大的震撼。

年通过正式定型后,截止年停产,歼轰-7和后来的改进型歼轰-7A总共生产了余架。讲真,歼轰-7对地攻击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歼轰-7最大载弹量达到5吨,比轰-5还多2.5吨,几乎可以挂载所有的对地攻击弹药,而改进型的歼轰-7A最大载弹量达到了6.5吨。在执行反舰作战时,可以挂载4枚“鹰击-83K”、2个副油箱以及2枚自卫用的“霹雳-5”空空导弹,这样就节省了额外的战斗机护航作战任务。

歼轰-7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腿长”,即便到了现在,其公里的作战半径也仅有歼-20可以比一下。这也意味着歼轰-7完全覆盖南海,对原本那些对中国南海岛礁蠢蠢欲动的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要知道两架歼轰-7的火力就相当于1艘护卫舰,更别说其速度是后者的20倍。一个团算24架“飞豹”的话,全都出动就意味着可以齐射96枚反舰导弹,这几乎已经达到了“宙斯盾”系统的防空火力通道的上限,即便是美军也要打怵。

因为“飞豹”是完全国产的战术轰炸机,可以使用几乎所有的国产弹药等优点,因此即便是海航于21世纪初获得了更好的苏-30MKK战斗轰炸机也并没有放弃“飞豹”。正相反,西飞公司忙着给“飞豹”升级改造,一度还研发了外形科幻的“隐身豹”。

就连空军也来凑热闹,订购了一批“飞豹”战斗轰炸机来填补强-5退役后出现的空白。如今歼轰-7已经升级为歼轰-7A2型战斗轰炸机,换装了新的航电系统,并具有更强的武器兼容能力,在珠海航展上就展示了可以携带防区外布撒武器的新特征。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现在珠海航展上,是否意味着解放军有意出口“飞豹”战斗轰炸机?

尽管历经改进,“飞豹”战斗轰炸机已经无限接近于三代机,但羸弱的空战能力说明其还没有脱离二代机的范畴,充其量也是二代半战斗轰炸机。对于正处于向攻防兼备转换的解放军来说,歼-16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老东家”海航来说,随着解放军海军的实力提升,海军大型舰艇服役数量越来越多,同时还有了突防能力更强的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完全可以代替“飞豹”战斗轰炸机退出后在“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中的位置。而海军将轰-6与歼轰-7打包送到空军就说明,海军未来将以攻代守,拒敌于国门之外,因此会优先发展进攻型兵器。

虽然“飞豹”战斗轰炸机在解放军中已经找到了“继任者”,但不代表最新的“飞豹”战斗轰炸机战力就不行了。对于很多国家空军来说,“飞豹”仍然是一款恐怖的大杀器。比如歼轰-7A2可以挂载多种电子战吊舱,从而摇身一变成为“电子战攻击机”,还可以发射“鹰击-91”反辐射导弹,其性能恐怕比F-16CJ电子战机还要强。

因此对于解放军现役的大约架“飞豹”来说,将其匆匆退役并不是最好的归宿。要知道最后一架“飞豹”停产距今也不过15年的时间,对于一架寿命在30~40年间的战斗轰炸机来说,至少还有一二十年的大好时光。个人感觉,将其出口发挥余热则是更好的选择。

解放军将“飞豹”挂载新型武器后放到航展上展览,并非没有此意思。要知道“飞豹”早在20多年前的年珠海航展上以FBC-1的外贸编号展出意图出口,近几年西飞公司也推出了歼轰-7E的外贸战斗轰炸机,显然是有着出口的打算。

问题来了,如果“飞豹”短时间内退役,朝鲜阿根廷巴基斯坦塞尔维亚谁适合接手?

在全球军贸市场当中,很多国家都采购二手军机使用。二手军机相比于新机来说价格便宜的多,是很多预算不多的中小国家空军的首选。比如希腊空军就于年以25亿欧元购买了18架“阵风”战斗机,其中6架是二手的,并且已经于今年年初交付使用。就连军费并不算拮据的加拿大也从澳大利亚买了18架二手的“大黄蜂”战斗机使用。可见,二手军机的市场有多么火爆。

相比于上述的这些战斗机,“飞豹”战斗轰炸机更偏向于对地攻击,可以强化空军的反舰和对地打击,还可以用于电子作战,除空战性能外,其对面打击能力绝对要超过三代战斗机。世界上其实需要“飞豹”战斗轰炸机的不在少数,比如朝鲜、伊朗、阿根廷、巴基斯坦乃至塞尔维亚等国都在此列。

那么究竟谁更适合接收呢?个人认为巴基斯坦更适合接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个一个国家的说。朝鲜空军整体机型老旧,最先进的机型也不过是具有三代水平的米格-29,主力机型还是大批的米格-21以及歼-7,对地攻击方面有苏-24战斗轰炸机。因此对于朝鲜来说,获得一款空优战斗机势在必行,不然根本无力应对韩国以及驻韩美军的F-35战斗机。

阿根廷同样如此,阿根廷的战机更加古老,是法国空军上上一代的主力“幻影”战斗机,其空战水平和“飞豹”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本不是马岛上英国部署的4架“台风”战斗机的对手。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即便是“飞豹”战斗轰炸机恐怕也会没什么作为。塞尔维亚更不用说,国土已经被“北约”国家包围,因此更需要空优战斗机。

伊朗空军要比上述的几个国家好一点,毕竟人家可以制造二代战斗机。而且伊朗海空军的战斗任务,就是在必要时刻封锁波斯湾。而“飞豹”可以搭载4枚反舰导弹,也符合伊朗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的建设。不过早年间我们就向伊朗推销过“飞豹”,但伊朗虽然拥有很多中式武器,但唯独对中式战机心存芥蒂。早年间中国曾向伊朗出口过一批歼-7战斗机,虽然这批战机仍在使用,不过故障率较高事故频发,因此使得伊朗对于购买中式战机还存在不小的疑虑。

相比之下,个人认为最适合得到这批二手装备的应该是巴基斯坦了。随着大批的“枭龙3”战斗机以及“歼-10CE”服役,使得巴基斯坦国防防空的压力变小。因此可以加强一下对地攻击能力。目前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术使用的是歼-10CE战斗机掩护“幻影”战斗机对敌后方重要目标进行轰炸。但这批“幻影”战机寿命已经所剩无几,其载弹量也不如“飞豹”,因此“飞豹”绝对能够取代巴基斯坦的“幻影”机队,担任近距攻击和战场火力遮断的任务。

同时“飞豹”的到来,还能加强巴基斯坦的对海防御能力。虽然巴基斯坦从中国订购了4艘先进的AP型护卫舰以及8艘S-20P型潜艇,但面对雄心勃勃的印度海军来说,仍然显得有些不够看的。因此如果巴基斯坦引进“飞豹”,那么以“飞豹”战斗轰炸机强大的对海突击能力,将使得印度海军不敢轻举妄动。

总结:

基于以上理由,个人认为,巴基斯坦是最适合“消化”这批“飞豹”战斗轰炸机的国家了。可能有人会说了,双发战斗机的运行费用太贵,巴基斯坦负担不起。但大家不要忘了,印度一直对巴基斯坦的领土虎视眈眈,两国因为克什米尔问题没少大打出手。因此在“要钱”还是“要命”的问题上,这对于将首都从阿拉伯沿岸的卡拉奇搬迁到克什米尔附近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天子守国门)来说,不难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49.html
------分隔线----------------------------